“靠山吃山”此話一點不假!記者近日從重慶市林業局獲悉,近年來,重慶市庫區各地因地制宜加快以森林旅游、經濟林、林產品加工為主的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已陸續建成300余個有一定規模的林業特色產業基地,面積達到500多萬畝,不僅有效保護和改善了庫區生態環境,還成為當地林農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隨著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林業產業發展的重要性。”重慶市林業局產業處處長張曉勇介紹,庫區地少人多,為了實現林業生態、經濟與社會效益的統一,近年來,我市在實施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庫區生態屏障建設等林業重點工程時,堅持增綠與增收結合,著力推動了林業特色產業基地的發展。
“過去無人問津的油橄欖,現在就成為當地農戶眼中的‘寶貝’。”7月11日,在奉節縣鶴峰鄉蓮花村,雖然烈日當空,但村民們仍然來到地里,為自家的橄欖樹除草、澆水。進入七年盛產期的油橄欖樹,每畝可產油橄欖1500公斤以上,按8-10元/公斤計算,每畝油橄欖可為農戶帶來12000-15000元的收入。
“經過多年的培育,如今庫區林業產業體系基本成型。”張曉勇說,隨著花卉苗木、木本油料、中藥材、筍竹、干果及速豐林基地等300余個“有一定規模”的林業特色產業基地建成,庫區林業特色產業基地總面積已達到500多萬畝,涌現出江津花椒、石柱黃連、忠縣柑橘、開縣云木香、巫山脆李、城口和巫溪核桃、奉節油橄欖等一批知名品牌。
同時,隨著林產品加工業和森林旅游業的發展,一二三產業快速融合。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人造板、家具、竹制品、生物能源為主體的林產工業發展格局,梁平竹簾、城口山神漆器、萬州譚木匠等木竹工藝品聞名遐邇。森林旅游方面,僅2014年就實現旅游直接收入40多億元,培育出巫山小三峽、石柱黃水、巫溪紅池壩、江津四面山、豐都南天湖、涪陵武陵山等一大批知名森林旅游品牌。
截至2014年,庫區各地共實現林業產業產值235.55億元,比2009年99.95億元增長了1.36倍,在重慶市林業總產值中的占比上升到了45.12%,庫區林農人均林業收入也上升至800元。
推薦閱讀:
勝坨鎮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浙江:淳安公益林擴面促林農增收
寨前鎮建設花卉苗木示范帶 帶動村民致富
四川林業廳提出六項舉措助農增收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