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平安縣不斷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一步放活林地經營權,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拓展農民增收渠道,形成了以林下種養殖、森林旅游為主的多元化發展模式,大幅提升了林業綜合效益,走出了一條“種養加游”的致富新路子。
平安縣現有林業用地面積85.7萬畝,適應發展林下經濟的27.89萬畝。目前發展林下經濟的主陣地集中在部分退耕地和個別條件較好的集體林地中。在三合鎮等地推行“林+藥”模式,引導農民在林下試種蕨菜、金銀花等中藥材。在沙溝鄉蘆草溝、古城鄉扎門、巴藏溝鄉下星家、洪水泉鄉馬圈等村發展林下土雞養殖等林下經濟項目。另外憑借峽群森林公園、達賴故居、洪水泉清真寺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培育發展避暑游、觀光游、探險游、休閑游等森林生態旅游,并在三合鎮、石灰窯鄉、洪水泉鄉等地區發展農家樂、林家樂。
截至2014年底,全縣林業生態總產值達350萬元,參與林下經濟發展的農戶21戶,年產值94萬元,其中發展林下養雞的農戶4戶,年產值78萬元,興辦森林農家樂的農戶16戶,年收入15萬元。
推薦閱讀:
南平松溪發展林下經濟帶動1.2萬農民就業
八十九團苗木繁育新技術助農增收
通化縣:綠化苗木變身搖錢樹
玉山縣:苗木產業助農增收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