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地里種植香菇,不僅生產成本低,而且香菇品質好。今年我在林地里種了10多畝香菇,估計收入8萬元沒問題。”6月24日,會同縣金龍鄉巖腳村香菇種植大戶王建良高興地對記者說。
據懷化市林業局局長黃登介紹,隨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林地承包經營權落實到農戶,林下經濟已成為懷化農民增收新途徑。近年來,該市圍繞“生態受保護、農民得實惠”的發展目標,采取技術培訓、以獎代補、項目傾斜、金融支持等扶持措施,鼓勵、支持和引導林農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形成了“林游、林種、林養、林藥”等多種模式,有效破解了“生態不經濟、經濟不生態”的問題。
在發展林下經濟中,懷化市大力推廣“專業合作社+農戶”和“企業+基地+農戶”等經營模式,促進林下經濟向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持續健康發展。新晃晴方蜂業生產專業合作社發展林下養蜂,養殖規模達1000箱,產品走俏20多個大中城市,去年會員戶均收入上萬元。溆浦紫金銀花有限公司建林下中藥材立體栽培基地,在中幼林間種黃柏,在立地條件較好、土壤較肥沃的黃柏林下套種玉竹,在針闊混交林下套種天麻,形成了短期得利、長期得林、以短養長的良性循環,基地內100多農戶實現脫貧致富。
懷化市發展林下經濟,解決了農民因林業生產周期長而長期沒有收益的問題,鞏固了林改成果,實現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兼得。全市森林覆蓋率、活立木蓄積量逐年上升,名列全省前茅。去年,林下經濟經營規模達到136萬畝、年收入34.5億元,居全省第一,受益農戶20多萬戶。
推薦閱讀:
尚家村黨支部帶領村民種植大榛子開辟致富路
平山縣堅持綠色產業發展 增加縣域“生態紅利”
岳西縣退耕還林工程實現了山增綠民增收
黑龍江:海林林業局大力扶持地栽木耳產業促增收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