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砍樹,每人每年有1500元生態補償金,高寒山區林農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我們有信心保護好公益林。”日前,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高宅山村黨支書李成富,對建立生態補償基金、保護西嶺山生態環境的舉措豎起了大拇指。
西嶺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生態補償基金2013年建立,按照“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賀州市財政及八步區、鐘山縣、富川瑤族自治縣、平桂管理區每年各安排200萬元(共1000萬元)劃入基金賬戶,同時發起保護生態環境和“生命之源”公益活動,接收社會各界捐助,至今基金已累計達到3000萬元。基金用于扶持解決西嶺山保護區群眾發展生產和生活補助。以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內5500人為基數,每年按1500元/人的標準予以補助。
保護區禁止任何人進入核心區,在緩沖區和實驗區不準有生產經營活動,引導當地群眾利用旱地、田邊、路旁發展林下經濟項目,減少對林木砍伐收入來源的依賴,切實保護生態環境。對保護區群眾落實補償機制和林業生產用油、林業貼息、林木良種、森林撫育、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森林植被恢復、造林等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發揮保護區良好的生態優勢,適度開發“森林浴”“森林氧吧”等生態旅游項目,開辟致富新渠道,提高群眾收入水平。同時,鼓勵和優先安排保護區群眾修建沼氣池,發展農村太陽能,推動保護區生態能源多樣化發展。
推薦閱讀:
撫順縣:以林下經濟為抓手 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大冶茗山:萬畝花鄉醉游人 致富商機花中尋
六安:梔子花兒開 村民富起來
凌源市:三萬農民有“花心”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