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比植物氣死人“有了這個平臺,我的花卉植物銷售又多了一個渠道。”43歲的廣漢新平鎮桂紅村村民向貴洪玩起了微信。據悉,這是桂紅村的“為村”開放平臺,點擊進入“桂鄉紅韻”,瀏覽上面的供求平臺,就有他發布的多肉植物銷售頁面。
據悉,新平鎮通過“黨建+金融+為村”的模式幫助村民脫貧。新平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黃小英表示,2017年,新平鎮計劃脫貧77戶149人,計劃投資13.5萬元對5戶貧困戶進行危房改造。
因病致貧 繼承祖傳手藝養花
6月29日上午,腿腳不便的向貴洪在給大大小小共9個花棚里的多肉植物花卉澆完水后,坐在花棚門口,一邊休息,一邊拿出手機打開微信,查看他發布的多肉植物銷售情況,了解供求。
向貴洪今年43歲,種花是他家的祖傳手藝。他的父親以種植花卉售賣來貼補家用。遺憾的是,他的母親因為患有心臟病、肺心病等多種疾病,花光了家里的積蓄,還負債累累,最終還是沒能治好。
2011年,在外打工的向貴洪為了照顧日漸年邁的父親回到了家鄉。而他的家已經是村里的貧困戶。為了讓向貴洪脫貧,新平鎮黨委、政府鼓勵向貴洪充分利用優勢,發展花卉種植擺脫貧困,并想辦法為向貴洪提供幫助。
有了黨委、政府的支持,向貴洪決心要擺脫生活中的困境,開始潛心跟隨已經年過七旬的父親學習種花,如何澆水、施肥,如何根據花卉的形態判斷植物的生長,如何針對不同的病蟲害對癥下藥,如何延長花期讓花卉更美觀……慢慢地,向貴洪掌握了種植花卉的技巧,花卉銷售收入也增加了。其間,向貴洪娶妻生女,生活漸漸有了起色。
車禍致其再陷困境 政府幫忙建起微店
然而,就在向貴洪準備擴大種植規模時,不幸再次降臨這個家庭。
2012年,向貴洪因為一場車禍腿部受傷,但當時他忙著花卉的種植,沒有及時就醫,幾個月后痛疼難忍才去醫院檢查,發現患了雙側股骨頭壞死。沒錢治療的向貴洪一度只得依靠止痛針解決病痛,剛有起色的生活再次陷入困境。
要徹底治愈,至少要做兩次手術,花費10多萬元。考慮到向貴洪的身體狀況,新平鎮殘聯建議其立即實施雙側髖關節修復手術。針對其家庭實際情況,新平鎮黨委、政府通過捐款、慰問等多種形式為其籌措手術費用,并積極爭取貧困戶幫扶、醫療救助等政策資金,最終幫助向貴洪解決手術治療費用6萬余元,使他順利完成了兩期手術。
由于錯過手術最佳時期,向貴洪的雙腿恢復緩慢,至今仍在術后康復期當中。“醫生昨天還給我打電話,詢問我的恢復情況,估計1年后才可以基本恢復。”向貴洪說道。
術后的向貴洪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而現在花卉市場上多肉植物很受歡迎,新平鎮黨委、政府建議向貴洪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勞動強度相對較小的多肉植物種植,以發展優勢產業來實現脫貧。
為了幫扶向貴洪,新平鎮黨委、政府制定專門幫扶方案,開展項目跟蹤服務行動,多方協調并為向貴洪提供擔保,幫助他向農商銀行貸款3萬元,承包土地種植觀賞性多肉植物。“剛開始的時候,我的多肉植物產品上市銷售困難,鎮黨委協調村黨支部發動群眾,大家都來幫助我擺攤銷售。銷路逐漸打開后,才維持了我的基本生活開支。”向貴洪感激地說。
為進一步將向貴洪的種植項目扶上馬、送一程,新平鎮黨委又幫助他成功申請到廣漢市委組織部脫貧攻堅黨員幫扶項目資金4000元,同時通過“黨建+金融”,再次幫助其在農商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貸款7萬元。
“我們在產業發展規劃上給予向貴洪積極指導,協助他建設了一個150平方米的標準化鋼架大棚以擴充產能。”黃小英說:“在項目回訪中,我們又建議向貴洪增加花卉造型,拓寬銷售渠道,同時發動機關干部利用‘為村’等網絡平臺,幫助向貴洪發布銷售信息,擴大影響。”
6月初,向貴洪成功開設了自己的第一家微店。
“黨建+”助農脫貧 2017年計劃脫貧149人
經過幾年的發展,向貴洪的花卉種植規模已經從最初的一小塊土地露天種植,發展到如今占地5畝多的9個花卉大棚,多肉植物品種達90多種、30多萬盆,年出苗近40萬株,以批發為主,主要銷往成都、綿陽、重慶等地。
近期多肉市場前景好,向貴洪又引進了黃金薄雪、鹿角海棠、紅邊月影、雁子灰等多肉新品種,其產品供不應求。
“我現在還是原始積累階段,重在擴大種植規模上。現在,我又和姐姐一起合作,在西高鎮租賃了7畝多土地,準備種植多肉。”向貴洪說,“我原本是一名貧困黨員,多虧了有黨委、政府的關心和關懷,才讓我們一家走出困境,重獲新生。我要努力回報社會,帶動和幫助其他貧困戶和殘疾人,發展多肉種植,讓更多的人擺脫貧困。”
幫扶向貴洪通過種植花卉成功脫貧,只是廣漢市新平鎮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個縮影。據悉,新平鎮黨委通過黨建領航,以“黨建+金融”“黨建+為村”“假日走基層”“黨員亮身份”等一系列黨建工作,找準助農脫貧方式實施精準脫貧。
“2017年,新平鎮計劃脫貧77戶149人,計劃投資13.5萬元對5戶貧困戶進行危房改造。”黃小英說:“我們將針對貧困戶的不同情況,以產業幫扶為主,在稻田種植大戶、蔬菜種植大戶、水果種植大戶等的帶動下,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幫助更多的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
廣西:2萬多生態護林員帶動6萬多人精準脫貧
孟州種植特色花卉助村民脫貧
黔江:引入香菇龍頭企業 帶貧困戶種菌棒年增收
貴州:積極發展林下經濟 探索綠色致富路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