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經濟拓展農民生態致富路
“五年了,終于等到這一天啦!我的油茶終于出油啦!這是我們周寧油茶行業出的第一桶油!”弘旺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徐應回望著自己的榨油廠剛榨出的油茶油情不自禁地說道。近日,毛毛細雨給周寧帶來陣陣寒意,可在周寧縣純池鎮弘旺農業的油茶榨油廠里,卻是一派火熱景象:弘旺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應回和幾名社員忙得不亦樂乎,有的在給油茶籽去皮,有的在新購的榨油機旁熟練地操作機器,有的在包裝車間給剛榨出的綠色原生態油茶油裝瓶、包裝……
合作社引領綠色產業活躍發展
2010年初,周寧縣純池鎮北山堂自然村在外創業青年徐應回,回到家鄉后發現很多地閑著,而且當地土壤和氣候都適宜種植油茶,便注冊成立了弘旺種植專業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油茶產業。
目前,他已經投資1000多萬元,建起4000畝油茶標準化示范基地,并套種馬鈴薯、金銀花、生姜、蘿卜等經濟作物。他還建起32座豬舍,生豬存欄達5000多頭,并帶動周邊60多戶計生戶和貧困村民種茶養豬。
不僅僅是北山堂村,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七步、瑪坑、禮門等鄉鎮的許多群眾也種植不少的油茶,今年,全縣8家合作社或公司帶動群眾種植油茶已達成1.6萬畝,合作社帶動綠色產業發展的活力正不斷凸顯。
近年來,周寧縣以轉方式、調結構為主攻方向,立足高山生態找優勢,打好生態經濟這張牌。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探索農業規模經營的有效途徑,大力發展農業綠色產業。
一方面,積極鼓勵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加快土地、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組合,促進農村土地有序流轉;另一方面,加快培育農業新型生產經營主體,鼓勵種養大戶、農村經紀人、在外企業家、返鄉創業青年等具備較高素質的人才牽頭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從事現代農業建設。縣里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為合作社提供金融、技術、銷售等多方面幫助。
在良好機制推動下,廣大農民則以土地入股、土地出租等方式參加合作社。一個又一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相繼弄潮油茶、馬鈴薯、金銀花、錐栗、生態養殖等綠色農業產業浪頭,涉及種植、畜牧養殖、農機服務、組織采購等領域。
近日,筆者在周寧縣浦源鎮東升村怡然生態農場看到,成群結隊的散養雞在繁茂的樹林下或覓食啄蟲或追逐嬉鬧。近年來,周寧縣把發展林下經濟作為一項新興富民產業,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引導和鼓勵農民開展林下養殖和林間種植,讓這種投入少、見效快、易操作、潛力大的林下經濟成為農民增收致富“新引擎”。
周寧怡然生態雞養殖基地綜合開發項目,總投資2.6億元。據項目負責人介紹,養殖項目建設涉及林地面積6500畝,其中浦源基地占3500畝,泗橋基地占3000畝,養殖生態土雞十幾萬羽。目前,公司正著手規劃建設集科研、良種繁育、技術推廣于一體的生態雞公共服務產業中心。、周寧縣把發展林下經濟與農業開發、結構調整、扶貧開發、科技推廣、新農村建設等相結合,按照“以銷定產、因地制宜、種養結合、突出特色、以質取勝”的原則,堅持以產業化經營為手段,以龍頭企業為依托,以“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大力培育一批林下經濟企業和大戶,努力打造農民收入新的增長點。
鄉村生態游拉動綠色經濟發展
“云山小鎮環境優美,吳山底村民風淳樸,田園交錯,宛若世外桃源。尤其是這里空氣清新,呼吸時感覺有點‘甜’,我們全家人來了都不想走啦!”日前,來自福安的游客陳先生對這里的氣候和景色贊不絕口。
云山小鎮坐落在周寧縣浦源鎮吳山底村。每年夏天,云山小鎮都成為周寧縣休閑度假熱點,幾乎每天都有200多位來自福安、福州、浙江及周寧周邊鄉鎮的游客匯聚這里,垂釣、游泳、燒烤、品嘗山野土菜……其樂融融。
周寧依托亞高原生態氣候和旅游兩大優勢產業,挖掘各村優美景觀、民俗文化等資源,把休閑農業、鄉村旅游作為發展重點,發展一批鄉村旅游項目,推進傳統農產品向休閑商品、農業園區向休閑觀光景區轉變。
近年來,周寧縣抓住青山綠水這一獨特優勢,走綠色生態之路,以重點生態建設工程為支撐,嚴守生態紅線。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封山育林、生態修復工程,統籌城鄉綠化和區域林業發展;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大手筆、高標準打造具有周寧特色的“生態名片”, 實現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協調共進。
此外,周寧縣還依托豐富的生態資源和農業資源,推出11個鄉村生態自駕旅游點,積極發展鄉村旅游,讓游人親身體驗邊游山玩水,邊賞石探險,邊品嘗農家野味的無窮樂趣,一幅“吃農家飯菜、購農家特產、看田園風光、賞民俗風情”的生態旅游新畫卷緩緩展開。
推薦閱讀:
山東文登:推動創新突破 著力打造黑松產業
福建仙游:發展綠色經濟 帶領群眾致富
廣西三江:“綠色產業”助力瑤胞增收致富
湖北襄陽:“十二五”林業產業建設亮點紛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