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陜西嵐皋:端好生態碗 林下經濟有錢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1-19  

      為南水北調核心水源涵養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嵐皋縣發展受種種限制。既要保生態,又要富錢袋,嵐皋面向青山探索轉型,埋頭“林下”做文章。多年堅守,去年全縣林下經濟實現產值25.4億元,這里的青山綠水正變成金山銀山。

      林下種植

      魔芋產業年產值3億元

      嵐皋的森林覆蓋率達78.6%,為保生態,許多功能限制開發,怎么辦?嵐皋琢磨培育林下產業。

      “嵐皋的林下種植,要從魔芋說起?!笨h魔芋局局長程光星娓娓道來。

      當地人種魔芋30多年,可一直做不大。藺河鎮立新村王永成,2002年試種了100畝魔芋,但半年不到,就傻了眼,大田魔芋成片倒伏腐爛。找專家、尋病因,他才明白:“原來魔芋嬌貴著呢,喜陰怕陽。”一代代“魔芋人”不斷摸索,終于總結出槐樹林下種魔芋的技術標準。

      攻克技術難題,魔芋發病率大大降低。縣里出臺政策,每年拿出100萬元獎勵資金,把魔芋作為林下經濟的一個主導產業。在民主鎮銀盤村魔芋示范園,負責人吳繼耀信心滿滿:“每年銷售商品芋和種芋,帶動農民戶均增收4000元。”

      依托山林資源,魔芋規??焖侔l展。種植面積由不足2000畝發展到10萬畝,芋農人均增收2000元。一個魔芋產業年產值達到3億元,嵐皋成為名副其實的“魔芋之鄉”。

      魔芋產業,只是嵐皋林下經濟的一個代表。全縣12個鎮因地制宜打造“一鎮一特”。滔河鎮的山藥、堰門鎮的蠶桑等各顯神通,蓬勃發展。

      林下養殖

      “三駕馬車”勁頭足

      嵐皋境內山清水秀,中藥材資源豐富,是綠色養殖的絕佳之地。

      瞅準商機,滔河鎮葵花村大學生黃超返鄉,成立了生態養雞合作社,把家就安到了高山上?!半u在山上吃的是中草藥、喝的是礦泉水,蹦來蹦去的,肉自然好吃,還沒出欄就被人預定下了?!秉S超說,他流轉的300畝林地,年出售土雞5萬多只,還帶動了周邊20多戶從事林下養雞。

      返鄉青年汪濤,發展林下養蜂,因為這里“海拔高、無污染、花源足”。2010年,他注冊成立“三溪蜂業有限責任公司”,現年養蜂2.5萬多箱,加工蜂蜜20萬斤,銷售收入3000萬元,帶動培育200多個養蜂大戶。

      林下養蜂、林下養雞、林下養羊,成為嵐皋林下養殖的“三駕馬車”。為了讓“馬車”勁大力足,縣里捆綁支農項目扶持,建立以獎代補考核機制。借助西洽會平臺,先后引進4家規模養殖公司,形成了“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林下養殖體系。

      林下旅游

      “好看好吃”成產業

      “摔碗一上手,山都抖三抖,喝了摔碗酒,家里啥都有?!痹谀蠈m山鎮宏大村的“巴人部落”,來自重慶的趙先生一行圍坐一張八仙桌,吃吊罐肉、喝農家酒,喝完一碗,便將手中泥巴燒成的好漢碗摔在地上。這就是嵐皋巴文化里非常有名的摔碗酒。

      巴文化與生態旅游融合,“好看、好吃、好玩”,正變成新的產業。開心農場、徒步穿越大巴山主脊等30余種林下旅游項目,增強林景勝地的“黏度”。每到節假日,周邊游客絡繹不絕來這里登山戲水、住農家賓館、吃巴人美食。

      花開一樹香滿園。目前,嵐皋“巴山人家”農家樂達到300多家,開發出魔芋干、野蜂蜜、苦蕎茶等旅游商品58種,旅游從業人員3萬多人。2014年接待游客32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5.58億元。

      “山林經濟既是美麗的,也是富裕的?!边@句話在嵐皋得到了印證。

      推薦閱讀:

      林業局:2016年全國將造林1億畝森林撫育1.2億畝

      云南昆明:每年將投千萬支持林下經濟發展

      安徽歙縣:菊花早栽促增收

      山東廣饒:苗木產業引領特色旅游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