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吃紅薯、喝花生汁長大的蝴蝶蘭嗎?在廬江縣就能看到。作為合肥市的后花園,廬江有花卉生產專業村156個,從業人員31萬人,花卉品種達到2800多個。在科技助力下,新品種層出不窮,廬江花卉越開越香,花農的口袋也越來越鼓。
走進安徽蘭之洲農業生態園,筆者看到,在培養器皿中,一棵棵蝴蝶蘭的幼苗正在旺盛地生長著。“供給蝴蝶蘭養分的是紅薯、土豆,還有花生汁。”總經理王金堂說道。從單一的賣花到研發新品種,花農王金堂的發展軌跡也是廬江花卉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為改變新品種研發落后現狀,廬江大力實施“科技興花”戰略,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成了13家花卉科研機構,種苗研發實現歷史性突破。在廬江東岳苗木花卉有限公司園區,新建成的科技研發樓、組培室、煉苗棚整齊劃一;種質資源圃里,已經收集了40多份桂花的種質資源。
“從外面引進花卉品種,花費成本高,和別人種植一樣的花卉,怎么可能會有競爭力?”廬江東岳苗木花卉有限公司負責人孫照平說,現在,公司與安徽農業大學簽訂了合作協議,建立了桂花育種中心,共同研發桂花新品種,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也有了自己的自主花卉品牌。
“過去肩挑手提找市場,如今坐在家里輕點鼠標銷全國。”在廬江萬樂苗木花卉有限公司內,工作人員每天都會和快遞員打交道。“通過網絡,市場拓展到了全國。”公司負責人王從銀說,公司每天能從網上接四五百個訂單,月收入超過100多萬元。
“現在沒點兒互聯網思維還真是落后了。”廬江縣小墩村苗木花卉合作社何永亮深有感觸,合作社一年能銷售1000多萬元,要是在互聯網上經營好了,翻倍也不難,“看著人家動動手指就把花賣了、把錢賺了,自己的合作社再不與互聯網結合,那就掉隊了。”
全力推動花卉電子商務發展,廬江縣先后與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公司聯合打造了花卉電商大型平臺,在廬江花木交易中心專門規劃了“花卉電子商務示范街”,成立專業從事花卉苗木運輸服務的物流公司。
推薦閱讀:
浙江建德:冬閑農婦兼職“花卉保姆”
廣西橫縣:打好生態“組合拳” 推動鄉村新發展
河北承德:全力抓好百萬畝經濟林建設
河北石家莊:礦區三個“全覆蓋”擦亮生態底色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