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前舉行的森林資源與古樹名木發展保護狀況發布會上獲悉,蕭山通過加強生態建設,發展富民產業,強化資源管理,完善政策措施,林業建設取得了明顯進展,“森林蕭山”的藍圖越來越清晰。
大力推進“森林蕭山”建設
蕭山,“二山二水六分田”。現有林地42.4萬畝,森林40.1萬畝,森林覆蓋率20.45%。
義橋鎮楊家浜景觀生態河道全長6.78公里,栽有各類樹木1400余株,不僅還原了水清岸綠的風貌,水質也達到生活用水標準,是義橋鎮河道綠化樣板。目前,該鎮新建生態廊道224.91畝,撫育林帶888.16公里。
近年來,我區堅持“生態立區、綠化先行”理念,圍繞建設美麗蕭山總體目標,深入推進“1818”平原綠化行動,大力實施“錢塘江防護林帶、交通道路生態帶、河網水系綠化帶”和“鎮村綠化”、“城區綠化”為重點的“三帶二化”五大綠化工程。2014年底,蕭山城區綠地總面積28.01平方公里,綠化覆蓋率37.79%,人均綠地93.4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24.75平方米。
走進靖江街道靖南村,只見路基兩側種滿了香樟、銀杏、桂花等樹種,幾個集中的生態廣場鋪滿草皮,點綴其中的是一條蜿蜒的紅磚小路,一派現代農村田園生態風光很是迷人。這樣的森林村莊蕭山已有102個,同時創建省級森林城鎮9個。
提到綠色,不得不提湘湖。通過10年精心打造,一個面積5500萬平方米集休閑、旅游、度假于一體,兼具生態保護與城市公園功能的湘湖風景區正逐漸展現風采。“兩岸好山青嶂列,一泓新水綠羅鋪”,湘湖已經成為蕭山人的“綠肺”。
積極培育森林富民產業
浙江省十佳花木經紀人之一的楊衛芬,靠著種植經營苗木做到了一年幾千萬元的銷售額。像楊衛芬這樣的苗木經紀人,蕭山有上萬人,一株株不起眼的苗木成為了“富民苗”。蕭山是全國著名花木之鄉和中國園林綠化產業基地,花木種植面積18萬畝,花木產業的“技術含量、綜合效益、產業鏈和市場競爭力”全國領先,每年舉辦的花木節成為行業“風向標”。
蕭山林特經濟優勢較為突出,是浙江青梅之鄉,進化青梅、所前杜家楊梅已有1000多年的種植歷史,楊梅、梨、葡萄多次在全國、全省評比中獲得金獎。
野生動物產業經過10多年的探索和發展,呈現多品種化發展格局,全區現有水禽類、觀賞鳥類、獸類、兩棲爬行類等人工馴養繁殖場50余家,年產值達2.6億元,產業呈現出規模化、觀賞化、品牌化發展模式,實現了野生資源保護與市場需求的雙贏。
可以說,蕭山已形成花木為重點,水果、茶葉為特色,經濟林、野生動物和林木加工齊頭并進的新型森林產業格局。
推薦閱讀:
河南太康:菊花種植助農增收
山西:一場喚醒沉睡山林的變革
湖南桂陽:大手筆發展林藥經濟
山東濟南:林下經濟開拓農民增收新路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