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道安裝
(一)管溝的開挖與回填
(一)管溝的開挖與回填
為了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和保證工程質量,在管溝開挖施工之前要認真做好開挖之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一般來說主要工作有如下幾方面:
1.熟悉規劃設計文件和施工現場
在施工前首先要全面地、詳細地了解規劃書及圖紙,并到施工現場核對。若實際出現無法按照圖紙來施工時,應提前與設計部門或設計人員協商研究,以達成一致的修改意見。
2.制定施工計劃
園林灌溉區域,如公園、住宅小區或一些公共綠地等,都是人們每天需要活動的公共場所,所以在施工前一定制定施工計劃,主要內容有:
(1)每天施工的時間及工程總進度表
(2)質量的控制和檢驗方法
(3)組織施工隊伍,確定施工隊所需的技術人員,對無施工安裝經驗人員,施工安裝前必須進行短期培訓;
(4)組織領導確保施工安全
(5)編制工程所需材料設備的供應計劃。
3.施工與安裝工具的準備
噴灌施工包括土建施工和設備安裝兩部分。要根據項目的大小來決定需準備工具的種類及數量,若屬大型項目,應準備包括管路開溝、管道運輸、混凝土拌合等機械設備。一般的小系統只要準備手工施工用的鍬、鎬、運輸的小車等工具即可。在管道、灌水器等安裝時,根據需要準備一些專用安裝工具如鉗子、打孔器等。
4.施工放線
施工放線就是把設計圖紙山標注的位置標到實地去,作為施工的依據。主要包括管部樞紐的位置、干支管的走向和位置等。一定要對著實地、圖紙嚴格進行放線,在邊邊角角一定要放到位,以便今后安裝。
5.管路的開挖工作
開挖時,若原地面中有草坪的需小心將草坪起開,放在一邊,開挖出來的土要按照土層結構堆放在管溝的一側。一般管溝的寬度要比管徑大30~50cm左右,溝深主要要考慮耕種和防凍的情況。為了考慮各級管道的排水,溝底應有一定的坡度。在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用挖溝機來開挖管溝。
6.回填管溝
在管路鋪放完成以后,應進行試水,無問題后可回填管溝,如果管路采用的是承插式PVC管,應對管路進行預埋,以防試水時,管子相互脫開。若為自動系統還應考慮控制電線的敷設,控制電線應每隔10m左右將其用不易腐蝕的細繩捆扎在一起,不宜捆的過緊,然后放在管道一側管子的下方。電線不要拉得過緊,以防熱脹冷縮導致管線位移、接頭拉脫等。覆土還應選擇天氣涼爽或地溫比較接近時進行。
覆土時對要求較高的工程,如高爾夫球等,應先在管道周圍覆上一定數量的沙層。一般情況也可用較濕的的碎土先回填管子兩側,并拍實,禁止有硬土、瓦礫等直接接觸管子。最后進行全面回填。回填時應盡可能按原土層結構進行回填,每次回填15~20cm左右,用輕夯夯實或用腳踩實再覆一層,一直填到比地面稍高5~10cm為止。必要時也可對回填的管溝進行灑水滲實,若原地表有草坪、花卉等,還需按原樣恢復。
(二)管道的鏈接及安全防護設備的安裝
1.承插管的鏈接
在管徑大于4英寸時,建議最好采用承插式PVC管。安裝時,應先將PVC管的兩端清除干凈,在小頭上用記號筆標注需插入的深度位置,檢查大頭內的橡皮密封圈是否在合適的位置,事先沒有安裝此密封圈上和小頭端插入部位均勻地涂上潤滑劑,將PVC管小端對準承插口輕輕推入,承插安裝時一定要注意承插與被承插的兩根PVC管要在一條直線上。嚴格禁止兩根需承插鏈接的PVC管不在一條直線上,而采用大錘等,強行砸入。這樣有可能會使密封圈變形,跑水而漏水。
在拿不準密封圈是否跑位的情況下,可用小鋼板從PVC管承插口處的縫中嵌入,檢查密封圈是否在合適的位置上。
2.粘接管的連接
一般小口徑PVC管之間的連接,以及彎頭、三通和變徑等管件之間的連接可采用粘連。這種連接方法,便于現場施工,具有安裝進度快、價格便宜等特點。
PVC管在出廠時就一端擴孔稱為承口,另一端為扦口,但在扦口一段要加工30°左右的一個倒角,便于承扦。現場施工時先將管承口和扦口部位用砂紙打毛,用干凈的布擦凈,均勻涂上粘合劑。涂膠時要注意,應順著PVC管壁的一個方向涂膠。最后用力將PVC管插入承口中,最好順著一個方向轉5~10°,這樣能使PVC膠在兩管壁之間更均勻。此時還需用力壓著PVC管1~2min,等膠稍稍固化即可松手。
承扦管在連接時,應盡可能不讓粘連口變形。有時小口徑PVC管需小角度時,應等PVC管粘接后,稍干一會,在粘一條PVC管,以便保證粘接的質量。
3.支墩與鎮墩
為了穩定管道,通常在管路上要安裝支墩、鎮墩。
用來支撐管道,當管道經過土質較差的地段時,可設支墩。支墩可用漿砌磚石或混凝土砌筑。
管道在變坡、轉彎或分叉處,應設鎮壓墩,用以穩定壓力管道,承受各種推力,保證壓力管道安全。鎮墩常用漿砌石或混凝土砌筑。對于重要部位的支墩或鎮墩應作專門設計。
(三)管道水壓試驗
施工安裝期間應對管道進行分段水壓試驗,施工安裝結束后應進行管網水壓試驗。試驗結束后,均應編寫水壓試驗報告。對于較小的工程可不做分段水壓試驗。
水壓試驗應選用0.35或0.4級標準壓力表。被測管網應設調壓裝置。
水壓試驗前應進行下列準備工作:
(1)檢查整個管網的設備狀況:閥門啟閉應靈活,開度應符合要求;排、進氣裝置應通暢。
(2)檢查地埋管道填土定位情況:管道應固定,接頭處應顯露并能觀察清楚滲水情況。
(3)通水沖洗管道及附件:按管道設計流量連續進行沖洗,直到出水口的顏色與透明和進口處目測一致。
耐水壓試驗:
管道試驗段長度不宜大于1000m。管道注滿水后,金屬管道和塑料管道經24h后,方可進行耐水試驗。試驗宜在環境溫度5℃以上進行,否則應有防凍措施。試驗壓力不應小于系統設計壓力的1.25倍。試驗時升壓應緩慢,達到試驗壓力后,保壓10min,無泄漏、無變形即為合格。
(四)自動控制電線及控制器電源線通常鋪設在管溝中
(五)管溝回填
管溝回填必須依程序完成,不能急于求成。管底及管頂、管側必須填足夠的沙層,以保護管道。禁止將含有石塊的現場土回填,冬期施工尤其注意。回填土應細心夯實。
二、管道控制閥及安全防護設備的安裝
為了控制水流,合理分配水量,調節壓力保證管道安全以及管道系統管理的需要,必須在管網上安裝一系列裝置,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一)控制閥
在水泵出口處需安裝一控制閥,一般采用口徑與水泵出水管相同的蝶閥,在較大的系統需在各干管入口處均安裝一個流量控制閥,所有這些閥都是為了便于管理和維護,其作用:一是調節水量和壓力。二是當下部某些分干管發生故障時,可關閉節制閥進行故障處理,盡可能減少它對整個系統的灌溉影響,所有這些閥門都可采用蝶閥。
水源為市政自來水時,也需在取水口處安裝一些制閥,若為自動系統時,最好在此處安裝一個電磁閥作為主閥,由控制器對它進行控制。需說明的是,如果系統還連接有其他水源或系統安有施肥裝置時,必須在自來水取水口處安裝一特制的止回閥。
(二)進、排氣閥
在地形起伏的地面布置干管、分干管和支管,當起泵向主管供水時,空氣將向管段高處聚集,形成氣囊,減少管道的流量。有時氣囊還在管道內來回游動,引起管道水流不穩定,直接影響噴頭的正常工作。嚴重時,由于管中空氣被迅速壓縮,容易在管中產生水錘現象。另外,在突然停泵,或關閉流量控制閥時,管內某些部位形成水位分離,產生真空,易損壞管道。為解決以上出現的問題,根據系統的實際情況,在適當的位置安裝一定數量的進、排氣閥,進、排氣閥一般安裝在管道高處,主管道和分干管連接的三通處或干管的尾部等處。
(三)手動泄水閥安裝
手動泄水閥應安裝在主管路最低洼的地方,假若系統由多出低洼地,都應該設置手動泄水閥,一般采用球閥、閘閥或帶有堵頭的一段管子,而且應保證施工過程有一定的坡度條件,方便管道內的水匯集到泄水井。若泄水井安裝在室外,應保證泄水井的干燥。
(四)自動泄水閥安裝
自動泄水閥裝置一般安裝在支管路或與噴頭安裝在一起。原理是:每次系統關閉后,自動泄水閥就會泄走噴頭或管路里的水。自動泄水閥若安裝在主管路系統會造成灌溉水大大量浪費。
自動止水閥應安裝在分區電磁閥的下游低洼地,一般每條支管安裝1~2個。因為每次當系統關閉時,自動泄水閥都會排除管路里的積水,在管理過程中,應定時檢查,以防自動泄水閥堵塞而影響工作。像手動泄水措施一樣,對于管路電磁閥或手動閥門清除里面的積水可用壓縮空氣法、包裹房東材料或采用閥門拆開的辦法,用干布拭擦積水。
(五)自動泄壓閥
用來消除水流過量壓力對管道的沖擊,閥內多有彈簧,超過工作壓力時,它就會自動打開,是系統壓力降低。一般安裝在系統的首部。當系統很大,而且地形起伏大時,田間部分也需適量安裝一些。
三、地埋自動升降園林噴頭安裝
(一)地埋散射噴頭安裝
噴頭頂部應當與沉降后地面齊平。噴頭底部最好用1/2英寸PE鉸接接頭或PVC鉸接接頭與支管連接,千萬不能用金屬接頭。
(二)地埋旋轉噴頭安裝
旋轉噴頭入口口徑在3/4英寸以上。應選擇相應尺寸的PE或PVC鉸接接頭。頂不要與沉降后地面齊平。
四、園林滴灌設備安裝
滴頭要用專用打孔器安裝。滴灌管、滴灌帶采用廠家推薦接頭安裝,十分簡單。滴灌系統首部安裝要求高,田間系統簡單易學。
五、園林灌溉系統首部安裝
(1)立式離心泵+砂石過濾器+立式自動沖洗網式羅氯氣首部安裝:要做好泵房排水,保持室內干燥通風,這樣有利于電器安全,延長使用壽命。
(2)立式離心泵+臥式自動沖洗網式過濾器+疊片過濾器首部安裝。如要接施肥系統,應當接在過濾器之前。
六、自動控制設備安裝
(一)定時控制器安裝
控制器通常分室內型和室外型。室內型不帶防護箱,不宜裝在室外。室外型可裝在墻上,也可裝在不銹鋼柜中。具體項目要參照廠家提供的安裝圖及說明書安裝
需要特別引起注意的是,美國產的控制器有110V,220V兩種。由于用戶在訂貨時未選對型號,常常有110V控制器被燒的情況。安裝人員在接通電源之前應先檢查電壓是否相符。
(二)電磁閥安裝
電磁閥應當安裝在專門閥門箱中。電線連接要采用專業防水接頭或防水膠布根據有關標準連接。箱底最好鋪設礫石層。
來源:網絡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