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扎實推進州委州政府“山植樹、路種花、河變湖(濕地)”工程,積極響應甘孜州創建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甘孜各地持續有力實施“河變湖(濕地)”植被保護修復工程。
2018年,理塘縣優先選擇原生植被破壞嚴重區域,在不破壞原生植被草甸的前提下,采取截流淺挖形成人工湖泊的形式,實施濕地恢復治理工程10個,恢復退化濕地約1000畝,共栽植本土樹種高山柳、光果西南楊、川西云杉等7000余株,并制定管護責任方案,由八個縣級部門義務管護3年,形成8個生態林卡。甘孜縣突出本地特色,在退化濕地改擴建人工湖50畝,湖邊、水邊、淺水塘上撒播水蔥種子,全面完成綠化栽植工作,采取常綠與落葉相搭配,開花灌木與開花草本相結合的方式,于今年4月在湖岸栽植了旱柳、丁香、毛白楊、云杉、北京楊,撒播波斯菊、孔雀草。
截至目前,甘孜州爐霍、甘孜、道孚、理塘、巴塘五縣相繼實施“河變湖(濕地)”工程,完成濕地植被恢復面積4553畝,有效實施了退化濕地的治理修復,改善了人居環境。
2018年,理塘縣優先選擇原生植被破壞嚴重區域,在不破壞原生植被草甸的前提下,采取截流淺挖形成人工湖泊的形式,實施濕地恢復治理工程10個,恢復退化濕地約1000畝,共栽植本土樹種高山柳、光果西南楊、川西云杉等7000余株,并制定管護責任方案,由八個縣級部門義務管護3年,形成8個生態林卡。甘孜縣突出本地特色,在退化濕地改擴建人工湖50畝,湖邊、水邊、淺水塘上撒播水蔥種子,全面完成綠化栽植工作,采取常綠與落葉相搭配,開花灌木與開花草本相結合的方式,于今年4月在湖岸栽植了旱柳、丁香、毛白楊、云杉、北京楊,撒播波斯菊、孔雀草。
截至目前,甘孜州爐霍、甘孜、道孚、理塘、巴塘五縣相繼實施“河變湖(濕地)”工程,完成濕地植被恢復面積4553畝,有效實施了退化濕地的治理修復,改善了人居環境。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