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彩萍/攝
比拙政園還早500年的可園“十一”開放。修復開放這座蘇州現存唯一的書院園林,對“園林之城”來說,是件大事,市民們更期待一睹其芳容,那么,游覽的門票怎么定?昨天,蘇州市物價局召開“可園門票價格聽證會”,對擬定的票價方案,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市民代表各抒己見。
之前,物價部門在擬定票價方案時,既考慮其公益屬性,又兼顧到經營成本,同時考慮了游客的承受能力,以及類似景區門票價格的可比性。可園單獨門票價格旺季擬定25元/人次、淡季擬定20元/人次,與滄浪亭聯票價格旺季擬定40元/人次、淡季擬定35元/人次。同時可園也被納入蘇州園林年卡的游覽范圍,并對殘疾人、70周歲(含)以上老人、現役軍人、軍隊離退休干部等人群憑有效證件免收門票。
對這個票價方案,聽證代表們是否認同?蘇州市公安局的顧瑾嫣認為,這樣一座秀美的古典園林,物價部門在擬定票價時,明顯低于其運營核定成本41.97元/人次,完全能夠接受。蘇州市旅游局的吳益軍則覺得,淡季時與滄浪亭聯票價格35元/次,略高了些。一般說來,聯票價應低于兩景區的票價之和,而淡季時可園定價20元,滄浪亭15元,加起來正好35元,聯票定價再低些更合理。姑蘇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的陳東生建議,應處理好各方利益的分配問題,即保護與開發的利益問題、中間利益問題、老百姓利益問題,不斷提高景區的環境、服務、安全、配套設施等,讓游客感到價有所值。已退休的老蘇州王鳳芝覺得,雖然是書院式園林,但目前竣工的一期中,并沒有體現特色的正誼書院,目前票價就超過滄浪亭,有點不合理,待二三期竣工后,再把票價提高上來,更能接受。
而作為業內人士,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園林事業發展處處長盧彩萍則認為,門票價越高越好或越低越好,兩種態度顯然都不妥。她說,園林遺產本身是無價之寶,門票定價既要根據有利于保護和適度開發原則,也要體現穩定性和靈活性原則,還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景區的資源價值和服務價值等等。“我們不能簡單說定價高了還是低了,應該從全國、從江浙滬、周邊,特別是開放的特性來比較門票價格。”她調查發現,目前全國百元以上的景點不計其數,稍有點歷史的都不下五六十元(如浙江戴笠故居面積非常小,門票60元),江蘇揚州的何園、個園兩個鹽商建造的古典園林門票價格都是45元,且每年淡季價只有3個月。接下來,“可園還將持續推進二期、三期修復工程,不斷豐富游覽內容,我們有責任科學保護、合理利用,保護世界遺產的完整性、原真性。”盧彩萍認為,無論修復開發園林,抑或后期維護,都需要大筆資金,可園門票定價就要在園林保護與惠民游覽上,找到這樣一個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