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第七屆C21論壇“綠色與共享城市新未來”論壇在南充舉行。
在四川“十三五”規劃的五大發展理念中,首次提出的“綠色”和“共享”無疑分外引人關注。其中,綠色強調環境保護的作用,共享則將新經濟內涵納入其中。那么,川渝兩地多個城市的發展,如何在綠色中實現共享?“作為傳統的重工業城市、釩鈦之都,攀枝花將陽光康養作為未來轉型發展的契機,但是現在康養產業尚在發展中,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工業還要升級,未來攀枝花的路徑該怎么規劃?”8月25日,在第七屆C21論壇“綠色與共享城市新未來”主題論壇上,專家主持人、中國著名旅游規劃及區域運營專家、四川大學教授楊振之提出了這個問題。
作為天府之國,四川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優美的生態環境,如何立足綠色資源優勢,探索出適合本地現實的循環低碳發展方式?城市如何更好地轉型升級?論壇上,針對這些議題,與會的專家學者展開了激烈討論。
觀點
立足綠色資產做好綠色產業
綠色發展是中國城鎮的發展方向,目前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大力推動綠色產業發展,實現重工業的轉型升級。
攀枝花是中國第一個資源特區,1965年因三線建設而興。除了擁有豐富的釩鈦資源,攀枝花的海拔、氣溫、濕度等條件優越,非常適宜人居,借助這一優勢,攀枝花提出了打造中國陽光康養產業發展試驗區這一概念,而且也首創了“康養+”的概念。
和攀枝花一樣,作為一座曾經的老工業城市,自貢市也正步入綠色產業軌道。
作為四川繼成都、綿陽之后的第三個國家級高新區,自貢高新區著力打造生態綠色產業,引導園區的企業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節能減排方面加大研發投入。下一步,將把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和新型電子作為產業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