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大講堂 » 正文

      城市規劃過度易加劇產能過剩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8-19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調查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5月,全國縣及縣以上的新城新區數量3500多個。研究顯示,我國的新城新區發展,普遍面臨著規劃上過度超前、定位上同質化、過度依賴房地產拉動等突出問題。

        據初步估算,3500多個新城可以容納規劃人口34億,相當于中國目前人口規模的2.5倍,足以裝下全世界約一半人口。如此井噴而失序的新城規劃,若是一旦被實施,必然將造成數量龐大的“空城”和“鬼城”,產能過剩到永遠都無法消化的地步。同時,為了搶人而帶來的惡性競爭,也會進一步造成資源浪費,惡性競爭和饑不擇食之下就會亂象叢生。

        這種狀況的產生,就在于沒有統一規劃之下的“一擁而上”。一個地方的成功,必然會導致其他地方的紛紛效仿。在很多地方,出于所謂的發展需要,即便沒有能力也要“創造能力”而上,于是整個規劃與建設就陷入了無序的“公地悲劇”中。一些中小城市不遺余力的通過公關,爭取建地鐵、修機楊、建高鐵,努力使自己成為“區域中心”,或者是所謂的“明星城市”,抑或某大城市的“經濟圈”,尤其是在新一輪的縣改市甚至鎮改市之下,出現3500個新城新區規劃就在所難免。

        如同一個資源項目的審批一樣,對于一個新城新區的審批,也應有著嚴格的把關程序,尤其要做到“區域一盤棋”甚至“全國一盤棋”。從藥品品種的亂象來看,造成“一藥多名”的根源,還在于審批環節出了問題,沒有實行總量控制并進行把關。3500個規劃的新城新區,實行的是層級的審批把關,雖然在行政審批權下放之后,“分灶吃飯”已成為常態。不過,對于注重科學性、合理性的城市建設規劃,則應有基本的把關原則,至少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總量上的控制。可以增加不同層級的新區、技術開發區和產業園區,不過基于人口增長和城市化率的需要,總量控制和區域調整應是堅持的基石,否則各行其是之下,審批的失序就會導致規劃的失控,34億人的造城運行幾乎難以避免。到時再采取“一刀切”的辦法,則又陷入了“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死循環。

        很顯然,能住34億人的新城規劃,顯然已成為未來的難以承受之重。當務之急是要在控制增量的同時,對已規劃的新城要進行重新的審批和調整,對一些過于集中而又沒有實施條件的,要迅速叫停。讓大部分規劃依舊停在規劃上,也是矯枉過正的當務之急。

       
       
      [ 學習培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學習培訓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