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這場馬拉松,很多人覺得優秀已經足夠,無需達到領域中1%的頂尖水平,實現前者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后者則要求你徹底改變自己。
綠化配置,把握好天際線、林緣線,組團關系有序、層次過渡自然,不必細究每株植物的特性、花期、色彩搭配,考慮植物季相的變化,足以秒殺90%混亂駁雜、慘不忍睹的景觀。
項目施工,按甲方投資目標,按時按質順利竣工,不必研究項目價值體系優化方案,利用場地自有資源因地制宜,已足以為創造出令甲方滿意的效益。
高手相爭,看似只在毫厘之間,其實如果按邊際效應計算,為獲得那毫厘之差所投入的努力又何止數倍。
如果你立志成為園林行業中的前1%,首先必須做好覺悟。立志高遠,你的志向決定了你未來在這個領域中所能達到的高度。
快速入門,鞏固基礎
擴充理論
大學階段是擴充理論知識的最好時間,這個時間段內,你明確了學術方向和就業領域,不用擔心繁雜的瑣事和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需要做的只需竭盡所能學習知識。
當然,如果你的大學生涯被網游和戀愛生活充斥了,錯失了學習的黃金階段,也不要灰心,因為職場是一場長跑,你只是暫時落后。
工作之后,抓住一切可以提升理論的機會,參加建造師考試,閱讀專業文章,學習公司技術標準,窮盡你能找到的所有學習機會去提升自己。
模仿精英
結識身邊的精英,觀察他們的工作方式,學習他們的管理模式。并嘗試模仿他們的思考方式去尋找當下工作的最優解。
這階段,你算正式步入園林領域,地形塑造、植物配置、園路線型以及豎向標高控制,這些對于你來說無從下手的工作,但是在別人手上早已是信手拈來,因此,你沒必要去試驗創造,完全可以走捷徑,套用別人經驗總結出來的方案。
做植物配置前,你研究公司的綠化標準手冊,詢問前輩總結的綠化秘籍,知道植物天際線、林緣線是景觀效果的核心要素,植物成活率是項目效益的重要保障。
為了做好綠化,種植前,你會檢查苗木長勢、土球直徑;提前放線種植點,確保喬木之間疏密有致,避免三樹成排。
種植過程中,有意識地將高喬坐落地形高處,矮喬種植于山腰,強化植物天際線;將苗木最佳觀賞面朝向主游覽方向;并及時跟進疏枝打葉和水肥管理。
于是,雖然是第一次做綠化施工,卻能根據模板和標準營造出天際線自然流暢、層次豐富的植物景觀。
有人說別人總結的方案就一定是最優的嗎,我這人就喜歡不參考別人的自己創新。工作前期,切忌刻意發揮自己的“批判精神”,如果從一開始就抱著質疑心態學習,那么有一點可以肯定,你的學習效率肯定會因內心的質疑而打折扣。
質疑和批判是建立在具備一定能力的基礎上,由于此時你的能力還不具備判斷景觀的好壞和決策的優劣的能力,從理論到實踐需要一個過程。一味的盲目質疑,刻意和身邊的行業精英取非,那么恭喜你,你已經成功成為了一名“非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