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現有草原3106萬畝。近年來,黑龍江從新時代草原高質量發展出發,健全制度、創新機制、強化監管,不斷開創草原保護管理新局面。
為加強草原保護,構建制度體系和長效機制。出臺牧區草原占用總量控制制度。在15個牧業半牧業縣試行草原征占用總量控制,確定年占用草原控制面積為9700畝(國家重點項目除外),制定了各畜種規模養殖場建設占用草原用地標準。實行“占補平衡”,確保基本草原面積不減少。
建立牧區以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為目標的生態考核制度。分解下達了“十三五”期間牧區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約束性指標,明確到2020年實現目標為68%,倒逼各地謀劃好草原保護規劃。據2018年監測顯示,各牧區縣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已達67%。
扎實推動牧區草原禁牧制度落實。把禁牧作為保護修復草原的重要手段,將牧區草原全部實施禁牧制度寫入地方法規,省政府辦公廳印發草原禁牧計劃。通過草原圍欄封育和草原修復治理,推動草原禁牧制度有效落實。
加強依法管草治草,完善案件處置和行政司法聯動。推動建立草原執法聯合辦案機制。林草、公安、高檢、高法等省直6部門聯合印發了嚴厲打擊草原違法犯罪行為的指導意見。自2016年以來,全省立案查處草原違法案件516起,其中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169起。建立重大違法行為約談制度。常規執法與專項執法行動有機結合。
強化草原征占用審核審批,規范流程和事后監管。完善征用使用草原許可審核審批、現場查驗、聯席評議等制度,優化審核審批流程。從嚴受理環節源頭管控,實行受理環節“A、B角”分工制,受理和現場查驗環節分離把控、集體評議。將近些年占用草原審核審批矢量化數據全部錄入信息管理系統,結合遙感技術,在開展專項執法檢查的同時,常態化開展事中和事后監管。
加強草原信息化建設,提升監管能力和技術支撐。開發了草原信息管理系統、草原生產生態遙感監測系統、草原執法移動端系統并廣泛應用。持續推進“互聯網+草原管理”,應用“3S”技術開展草原退化、鼠蟲害防治、生態修復評價、生產生態監測等專題監測,提高草原監管的科學性和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