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城市 » 正文

      陜西興平“旅游+”模式加快全域旅游步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10-31  來源:咸陽人民政府  作者:閆鵬  
            近年來,興平大力發展旅游“無煙工業”,依托優勢旅游資源,緊扣設施提升、文化挖掘、生態休閑等方面,突出“旅游+”新模式,加快全域旅游建設步伐。

            突出“旅游+設施提升”。投資2482萬元對茂陵博物館和貴妃墓景區進行內涵式大改造,高品質實施文物保護工程、景區綠化、星級廁所和停車場等工程。近年來,累計投資7.5億元,完成9公里的茂陵旅游路升級改造,建成全長30.5公里的渭河河堤路,完成馬嵬驛景區12.7公里的旅游公路建設,實現貴妃墓、黃山宮、馬嵬驛3個景區貫通一體。

            突出“旅游+文化挖掘”。大力挖掘地域文化,先后挖掘保護丁蘭刻母、興平勸善、秦腔臉譜繪畫技藝等省市級非物遺產12個,并加快非遺資源轉化為文化產品步伐。依托馬嵬驛景區,設置小吃街、關中農耕展示區和馬嵬兵變主體雕塑等景點,充分展現興平的地域文化魅力,使一些行將消亡的傳統生產工藝在景區煥發出文化光芒。

            突出“旅游+生態休閑”。該市加快興北綠林二期工程建設,整合城北生態公園、莽山公園和城北公園資源,全力打造占地面積2萬畝的城北森林公園。投資4600萬元建成渭河十里荷香濕地公園,該濕地公園集自然生態修復、游憩觀光、休閑娛樂、全民健身等多功能于一體,“十里荷香”已成為西咸和周邊縣區群眾“一日游”“自駕游”的最佳觀光地。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