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環境宜居委員會30日首次發布了“生態環境指數”。
珠海發布的“生態環境指數”由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提供技術支撐,包含該市7個行政區和經濟功能區的環境空氣指數、水環境指數、公眾投訴指數、生態環境指數(綜合)、生態環境提示等信息。在環境空氣指數、水環境指數、公眾投訴指數3項月內容中環境空氣指數所占權重值為50%,水環境指數所占權重值為20%,公眾投訴指數所占權重值為30%。
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玉環介紹,從3月30日起每周一發布的這3項指數,是通過調查研究和專家研討進行指標構建,再通過公式評估測算出來的。用于計算的6項指標是: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占比、PM2.5濃度均值、PM10濃度均值、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率、每周內環境投訴案件數。
張玉環說,得分在100分以上、85至100分之間、70至85分之間、70分以下者,分別以綠、藍、橙、紅四色標示,可直觀了解天有多藍水有多清。
此次發布的“生態環境指數”結果顯示,珠海3月20日至26日期間,珠海市生態環境狀況良好,良好區6個,平穩區1個,未出現紅色預警。“此舉有助于珠海市及下轄各區政府及時發現本轄區內生態環境保護的薄弱環節,及時預警影響公眾健康和人居環境的突出問題,并依據法規完善相關管理制度。”發布該指數的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逐步加入聲環境、生態建設、人居環境、氣象安全等指標,完善指標體系。
與此類似的是,從去年11月1日起,珠海以鎮街為單位每天發布綜合平安狀況量化指數,其“平安指數”也以綠、藍、橙、紅四色標示相關情況,在這一指數中,還包括各鎮街的萬人違法犯罪警情數、萬人火警數、萬人交通事故警情數以及對較差地區的平安提示等信息。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