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背景
1、項目名稱
深圳灣濱海休閑帶綠色照明示范工程
2、建設單位
深圳市燈光環境管理中心是深圳市城市管理局下屬的城市景觀照明和道路照明的專業管理機構,擔負燈光環境的規劃、設計、管理和維護等職責,并負責全市燈光行業協調、政府投資燈光工程的組織實施和維護管理等具體業務,具有技術力量雄厚、機械設備齊全、管理水平較高等特點。
深圳市燈光環境管理中心機關設六部二室,下屬有羅湖、福田、南山、鹽田四個工區,現有正式職工119名,其中專業技術人員33名、中級以上職稱的26名,擁有高空作業車、吊車等作業車輛近50臺,進口測試儀器多套。迄今,中心已接管維護特區內325條市政道路路燈約5萬盞、景觀燈光5.3萬盞,專用變壓器為316臺,負責督促管理100多幢樓宇燈光,并實現了對特區內主要路段的路燈和燈光的“三遙”統一監控。
3、編制依據
1.《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1996~2010年)》
2.《深圳經濟特區燈光景觀系統規劃》
3.《深圳經濟特區道路照明系統專項規劃》
4.《深圳市城市景觀照明規劃》
5.《深圳經濟特區城市道路照明管理規定》
6.深圳灣濱海休閑帶總體規劃有關資料
7.我市循環經濟有關文件
四、項目概況
1.建設地點:深圳灣濱海休閑帶
2.建設規模:A、B、C三段的照明配電系統和綠色照明設施,包括6座節能型箱式變電站,13000米10KV電纜,180基LVD路燈,700基風光互補LED路燈,111公頃公園的園路及景觀照明。
3.項目總投資:5500萬元
第二章 項目背景和建設的必要性
一、項目背景
1、深圳社會經濟發展概況
2004年深圳市生產總值(GDP)3422.8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7.3%;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GDP59271元,增長7.8%;按現行匯率計算,本市生產總值達到413.54億美元,人均GDP7161美元。全社會勞動生產率77934元,增長4.3%。
深圳建市二十余年來,已從一個邊陲小鎮一躍成為擁有2020平方公里、1000多萬人口的大城市,發展成為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環境優美、最具活力的現代化新興城市。
2、深圳燈光環境發展概況
燈光環境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城市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自1996年以來,深圳市燈光環境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成為深圳市一道亮麗的風景,提高了城市形象,擴大了城市知名度。“白天看綠化,夜晚看燈光”,燈光夜景在深圳的經濟文化等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燈光環境的內涵很廣,通常指的是由光(照度水平和分布,照明的形式)與顏色(色調、顏色分布、顏色顯示)在環境空間建立同形狀有關的生理和心理環境。它是由燈光載體、光源、燈具的有機組合,通過適當的控制,而形成的光照環境。燈光環境的規劃設計就是利用各種光源的不同發光特性、光源各種色彩的分布和燈具新穎適時的造型,運用燈光的揚抑、隱現、動靜以及投光角的變化,建立光的造型、韻律和節奏等,達到亮化美化城市的目的。
深圳在二次創業的進程中不斷增創出新優勢,反映在燈光藝術上,雖然缺少歷史遺產及地理優勢,但深圳仍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燈光夜景,燈光長廓的建成也使得深圳夜色有了一定的觀賞性。在向現代化邁進中的深圳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這就是高藝術水準的保證。深圳的經濟正處在良性、高速的發展之中,深圳灣作為城市休閑的最重要場所,將把深圳未來燈光藝術推上新臺階。
3、深圳灣情況簡介
深圳灣濱海休閑帶全長15公里,西起南海酒店、東至紅樹林海濱公園,在深圳城市景觀中具有重要地位,建成后將大大改善我市“臨海而不親海”的現狀。濱海休閑帶集合了城市、大海、紅樹林、鳥類、跨海大橋等多種景觀要素,是體現人、城市、自然和諧共處的絕佳地段,是景觀照明的良好載體。由政府投資建設的A、B、C三段,從深港西部通道至紅樹林海濱公園,包括10公里休閑道,4.7公里車行輔道和111公頃公園。
二、風能、太陽能的特點
太陽能和風能是最普遍的自然資源,也是取之不盡的可再生能源,既可免費使用,又無需運輸,對環境無任何污染,具有節能、環保、方便的優點。
太陽能是地球上一切能源的來源,太陽照射著地球的每一片土地。風能是太陽能在地球表面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由于地球表面的不同形態(如沙土地面、植被地面和水面)對太陽光照的吸熱系數不同,在地球表面形成溫差,地表空氣的溫度不同形成空氣對流而產生風能。因此,太陽能與風能在時間上和地域上都有很強的互補性。白天太陽光最強時,風很小,晚上太陽落山后,光照很弱,但由于地表溫差變化大而風能加強。在夏季,太陽光強度大而風小,冬季,太陽光強度弱而風大。太陽能和風能在時間上的互補性使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在資源上具有最佳的匹配性。
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深圳灣濱海休閑帶全長15公里,西起南海酒店、東至紅樹林海濱公園,在深圳城市景觀中具有重要地位,建成后將大大改善我市“臨海而不親海”的現狀。濱海休閑帶集合了城市、大海、紅樹林、鳥類、跨海大橋等多種景觀要素,是體現人、城市、自然和諧共處的絕佳地段,必須采用循環經濟和綠色照明理念進行建設,才能減少能耗,控制光污染,減少對鳥類、海洋生物和紅樹林的影響,避免破壞生態,為市民創造優雅舒適的夜晚休閑空間。
四、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1、深圳灣的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
按接受太陽能輻射量的大小,我國大致上可分為五類地區。深圳地處亞熱帶,氣候冬暖夏熱,屬于三類地區,全年日照時數為2200~3000小時,具備利用太陽能的有利自然條件。特別深圳灣濱海休閑帶臨近大海,場地開闊,無高樓阻擋,日照時間長。同時該地段海風很大,年平均風速遠超3M/S~5M/S,風能資源豐富,是采用風光互補發電的好地方。
2、風能、太陽能和LED、LVD無極燈技術逐漸成熟
風能、太陽能在各地大量使用,技術已很成熟。LED、LVD無極燈的光效增長迅速,壽命達幾萬小時,是新一代綠色光源。深圳作為上述產品的主要研發生產基地,條件得天獨厚。
第三章 規劃建設方案
一、風光互補照明系統
目前,風能和太陽能利用技術已比較成熟,但存在一個共同的缺陷,就是資源的不確定性導致發電與用電負荷的不平衡,風電和光電系統都必須通過蓄電池儲能才能穩定供電,但每天的發電量受天氣的影響很大,會導致系統的蓄電池組長期處于虧電狀態,造成蓄電池組使用壽命降低。
因此,必須充分利用風能與太陽能的互補性。白天太陽光最強時,風很小,晚上太陽落山后,光照很弱,但由于地表溫差變化大而風能加強。在夏季,太陽光強度大而風小,冬季,太陽光強度弱而風大。太陽能和風能在時間上的互補性使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在資源上具有最佳的匹配性,彌補了風電和光電獨立系統在資源上的缺陷。同時,風電和光電系統在蓄電池組和逆變環節是可以通用的,所以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的造價可以降低,系統成本趨于合理。
我市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深圳灣濱海地區尤其充足,具備采用風光互補發電的條件。風力發電系統采用先進的風葉設計,在2M/S左右風力時即可啟動水平定向旋轉,在年平均風速3M/S~5M/S時即可發電,同時配置適當功率的太陽能電池板作為補充能源,保證7天左右的照明電能儲備。
為保證系統安全可靠運行,采用多種保護電路,當超壓和欠壓時,有信號指示,電路超載短路時有聲光報警及時保護,當排除超載時即可自動恢復正常使用。同時采用全不銹鋼制作發電機總成外殼,光亮高雅、經久耐用,使用壽命可達15年以上。
二、LED、LVD無極燈光源
LED燈應用技術發展迅速,光效已達40Lm/W,壽命在30000h以上,光色多樣,變化很多,特別能控制燈光的分布方向,使燈光集中在路面,減少眩光對鳥類、海洋生物和紅樹林的影響。
LVD無極燈光效達80Lm/W以上,壽命達60000h~100000h,維護方便,是新一代的綠色光源。
三、建設方案
為實現循環經濟和綠色照明理念,以市電和風光互補發電相結合,大量使用LED、LVD無極燈等新光源。
1、配電系統:
①6座節能型箱式變電站 300萬
②13000米10KV電纜 700萬
2、10公里休閑道:
700基風光互補LED路燈 1400萬
3、4.7公里車行輔道:
180基LVD路燈 360萬
4、111公頃公園:
道路及景觀照明 2740萬
總投資: 5500萬
第四章 項目招標
本項目屬政府投資項目。根據有關規定,應在建設過程中實行嚴格、規范的工程項目招投標管理程序。
一、招標范圍
本項目的施工均根據《深圳經濟特區建設工程施工招標投標條例》等有關規定采用招標方式進行。
二、招標方式
在招標過程中既要做到鼓勵競爭、打破壟斷,促使承包商努力提高工程(或服務)質量、縮短工期和降低成本,又要減少建設單位審查投標者資格及其標書的工作量,減少招標費用的支出,控制標價。
按照《招標投標法》有關規定,招標人和投標人均需遵循招標投標法律和法規的規定進行招標投標活動。招標程序為:申請招標、準備招標文件、發布招標公告、進行資格審查、確定投標人名單、發售招標文件、組織現場考察、召開標前會議、發送會議記錄、接受投標書、公開招標、審查標書、澄清問題、評標比較、評標報告、定標、發出中標通知書、商簽合同、通知未中標人。
本項目的招標具體要求詳見下表:
名 稱 |
招標組織形式 |
招標方式 |
招標范圍 |
|||
委托招標 |
自行招標 |
公開招標 |
邀請招標 |
全部招標 |
部分招標 |
|
工程 |
√ |
|
√ |
|
√ |
|
第五章 項目計劃進度
一、建設工期
前期工作階段:包括項目報批立項及概算審批等工作,預計在2007年第一季度完成。
建設階段:包括施工招標、工程施工、組織驗收等工作,預計到2008年第一季度完工并投入使用。
二、實施進度計劃表
階段 |
序號 |
內 容 |
2006 |
2007 |
2008 |
|||
4 |
1 |
2 |
3 |
4 |
1 |
|||
前期階段 |
1 |
報批立項 |
|
|
|
|
|
|
2 |
設計及概算審批 |
|
|
|
|
|
|
|
建設階段 |
3 |
施工招標 |
|
|
|
|
|
|
4 |
工程施工、驗收 |
|
|
|
|
|
|
第六章 投資估算和資金來源
一、投資估算的依據
1、《深圳市安裝工程綜合價格》
2、深圳市建設定額價格管理站頒布的各項取費規定
3、參考已竣工結算的同類或相近工程造價
二、投資估算:
工程總投資需5500萬元。
三、資金來源
市發改局固定資產投資。
四、款項使用途徑
公開招標。
第七章 效益分析
一、經濟效益
利用風能、太陽能發電,減少電費支出;使用LED、無極燈光源,壽命長,降低維護費用。
二、社會效益
深圳灣濱海休閑帶全長15公里,西起南海酒店、東至紅樹林海濱公園,在深圳城市景觀中具有重要地位,建成后將大大改善我市“臨海而不親海”的現狀。濱海休閑帶集合了城市、大海、紅樹林、鳥類、跨海大橋等多種景觀要素,是體現人、城市、自然和諧共處的絕佳地段,必須采用循環經濟和綠色照明理念進行建設,才能避免破壞生態,為市民創造優雅舒適的夜晚休閑空間。
三、環境效益
減少能耗,減少對鳥類、海洋生物和紅樹林的影響,避免破壞生態。
四、可推廣性
建成綠色照明示范工程。
綜上所述,深圳灣濱海休閑帶綠色照明示范工程的建設從各方面來看都是可行的,對深圳的多個方面都有積極的影響。建議綠色照明示范工程與深圳灣濱海休閑帶整體建設同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