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消息:經過近20年的發展,云南已成為全國大花蕙蘭產銷中心,在生產規模、產品質量、技術創新方面領先全國。與往年相比,今年再次刷新歷史,呈現出產品質量最好、生產規模最大、行情見底反彈等特點。
產量增幅最大 個體種植戶大增
2013年大花蕙蘭行情因政策因素下跌之際,恰好是個體種植戶開始增多的年份。經過兩三年的發展,我國大花蕙蘭生產規模有增無減,在云南乃至周邊四川西昌等地,大花蕙蘭種植者逐漸增多,尤其是在云南地區,年產量在1萬-2萬盆左右的小規模個體種植戶大幅度增加。
今年云南大花蕙蘭總產量460萬盆,較上年增長27.78%,占全國總產量近90%,自2005年至今,今年是增幅最大的一年。從生產隊伍組成結構看,企業在生產中的地位由主體逐漸轉變為主導,云南地區生產企業60余家,個體種植戶日漸成為生產主力軍,數量近200戶,且依然有大批新生力量誕生。一方面,傳統生產企業生產力下降,有的甚至面臨淡出行業的局面;另一方面,大棚建造成本因鋼材價格大幅下降,催生了大棚建造熱情。這兩方面因素使第二波投資熱潮正在形成。從單個生產商的生產能力看,今年云南地區8萬盆以上的生產企業僅11家左右,小農產量較低,大部分在5000-10000盆之間,但各家生產量每年都有擴容增產的趨勢。
品質歷年最好 優質花率再提高
今年最令人振奮的是,大花蕙蘭優質花比例再度提高,較去年更上一個臺階,涌現出博源、傳化、源創等一大批優質花生產企業,以及超宇、懿豐等個體種植戶代表。這些企業今年上市的大花蕙蘭,優質花率超過90%,單盆花箭數5支以上,葉片長勢茁壯。更令人欣喜的是,出現了一些頂級產品,單盆花箭數高達7-10個,產品質量呈現好中更好的趨勢。
在市場低迷、產量大幅增加的雙重壓力下,小農場主們也意識到:做大做強要靠品質取勝,因此涌現出楊志平、李勇、楊喜、唐長貴等眾多優秀的農場主。自稱草根創業者的八零后楊喜,在位于蕪仙湖東岸的山坡貧瘠之地,采用簡易的水泥骨架大棚生產大花蕙蘭,通過認真學習和精心管理,生產出的大花蕙蘭植株造型美觀、花箭數量多,得到了同行的充分肯定。在位于嵩明縣較為冷涼的嵩陽鎮,超宇花卉老板李勇自己琢磨出一套成本低、操作簡單、成效顯著的生產管理技術,成為今年小農場優質花生產商代表,與獲得“大花蕙蘭最佳種植獎”的博源農業公司、傳化公司一起受到眾多購買商的贊揚。
科技創新有活力 國產苗優勢漸顯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大花蕙蘭生產管理技術較為成熟,各個企業都有各自的技巧,品種、技術等領域的科技創新活力無限。為節約成本、提高品質,眾多企業努力改善生產管理,實踐出一些科學合理、簡單易行的生產技術措施。美山、博源等企業通過生產管理條件控制、雙苗組盆的技術,把大花蕙蘭出花期縮短為3年,生產成本明顯降低。用這種方法生產出的小型、秀氣的大花蕙蘭產品,不斷受到市場歡迎。在生產過程中,有的種植戶為解決肥料上漲的壓力,自己研發配置了有機顆粒肥;而有些種植戶在基質樹皮的消毒處理方面,另辟新路,一改傳統高溫消毒的做法,改用漂洗消毒的“冷處理”方式,收效明顯。
至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從種苗自產、品種選育、管理技術提升等方面謀求新突破,以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力,尤其是國產苗的生產已逐漸突破技術壁壘,品質明顯上升,這從目前的成品花質量表現上便可知曉,而且隨著個體種植戶生產規模的擴大,國產苗的銷售量猛增,形成了進口苗和國產苗平分天下的喜人格局。據初步了解,目前國產苗生產商主要集中在云南、浙江、福建、上海、北京、四川,生產企業眾多,規模以上生產企業近1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