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工程造價 » 正文

      鳳陽山國家地質公園揭碑開園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5-23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當日上午,位于鳳陽縣南部山區的鳳陽山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隆重開館,標志鳳陽山國家地質公園全面開園,安徽又新添一處集地質遺跡展示、地質研究、科普教育、自然保護、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科教平臺。

        安徽省鳳陽山國家地質公園位于鳳陽縣南部山區,地處華北板塊和揚子板塊交接帶,占地面積61平方公里,地質公園以喀斯特地貌為主,融合構造巖溶地貌、溶蝕遺跡、古生代遺跡化石、泉群、火山濕地等地質景觀,集青山、綠水、秀湖于一身,融奇洞、迷谷、古寺于一體,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美學價值。地質公園博物館占地面積1792平方米,分為展覽區和多媒體影視展示區兩大板塊,內設地質奧秘、山水奇跡、獨特景觀、資源優勢、民俗文化五個展廳,集中展示地球結構、鳳陽山自然景觀、動植物資源以及礦產資源的演進。

        人民網鳳陽5月18日電(苗子健郭如亮)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當日上午,位于鳳陽縣南部山區的鳳陽山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隆重開館,標志鳳陽山國家地質公園全面開園,安徽又新添一處集地質遺跡展示、地質研究、科普教育、自然保護、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科教平臺。

        安徽省鳳陽山國家地質公園位于鳳陽縣南部山區,地處華北板塊和揚子板塊交接帶,占地面積61平方公里,地質公園以喀斯特地貌為主,融合構造巖溶地貌、溶蝕遺跡、古生代遺跡化石、泉群、火山濕地等地質景觀,集青山、綠水、秀湖于一身,融奇洞、迷谷、古寺于一體,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美學價值。地質公園博物館占地面積1792平方米,分為展覽區和多媒體影視展示區兩大板塊,內設地質奧秘、山水奇跡、獨特景觀、資源優勢、民俗文化五個展廳,集中展示地球結構、鳳陽山自然景觀、動植物資源以及礦產資源的演進。

        人民網鳳陽5月18日電(苗子健郭如亮)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當日上午,位于鳳陽縣南部山區的鳳陽山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隆重開館,標志鳳陽山國家地質公園全面開園,安徽又新添一處集地質遺跡展示、地質研究、科普教育、自然保護、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科教平臺。

        安徽省鳳陽山國家地質公園位于鳳陽縣南部山區,地處華北板塊和揚子板塊交接帶,占地面積61平方公里,地質公園以喀斯特地貌為主,融合構造巖溶地貌、溶蝕遺跡、古生代遺跡化石、泉群、火山濕地等地質景觀,集青山、綠水、秀湖于一身,融奇洞、迷谷、古寺于一體,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美學價值。地質公園博物館占地面積1792平方米,分為展覽區和多媒體影視展示區兩大板塊,內設地質奧秘、山水奇跡、獨特景觀、資源優勢、民俗文化五個展廳,集中展示地球結構、鳳陽山自然景觀、動植物資源以及礦產資源的演進。

        人民網鳳陽5月18日電(苗子健郭如亮)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當日上午,位于鳳陽縣南部山區的鳳陽山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隆重開館,標志鳳陽山國家地質公園全面開園,安徽又新添一處集地質遺跡展示、地質研究、科普教育、自然保護、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科教平臺。

        安徽省鳳陽山國家地質公園位于鳳陽縣南部山區,地處華北板塊和揚子板塊交接帶,占地面積61平方公里,地質公園以喀斯特地貌為主,融合構造巖溶地貌、溶蝕遺跡、古生代遺跡化石、泉群、火山濕地等地質景觀,集青山、綠水、秀湖于一身,融奇洞、迷谷、古寺于一體,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美學價值。地質公園博物館占地面積1792平方米,分為展覽區和多媒體影視展示區兩大板塊,內設地質奧秘、山水奇跡、獨特景觀、資源優勢、民俗文化五個展廳,集中展示地球結構、鳳陽山自然景觀、動植物資源以及礦產資源的演進。

       
       
      [ 工程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工程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