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甘肅省西北部的河西走廊中部的嘉峪關市,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因明代萬里長城西端起點——天下雄關嘉峪關而得名,素有“河西重鎮”“邊陲鎖鑰”之稱。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毛富 攝

嘉峪關市東湖生態旅游景區。毛富 攝
逶迤而過的討賴河,留下幾多秀水神韻;巍峨挺拔的祁連山,造就無數迷人山色;如練如虹的絲綢之路蜿蜒向西,見證著雄關發展騰飛……在嘉峪關,這座古絲綢之路重鎮和新亞歐大陸橋上的交通要沖,這個長城文化與絲路文化的唯一交匯點,勤勞智慧的人民充分利用大自然賦予的雄厚的文化旅游資源,搶抓“一帶一路”和“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重大機遇,開拓創新,銳意進取,正在譜寫著文化旅游業發展的華美樂章。
近年來,嘉峪關堅持“旅游以文化為靈魂,文化以旅游為載體”,實現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初步構建了大文化、大旅游、大景區的發展格局。2014年,全市旅游人數超過450萬人次,增長26%;旅游收入增長28.5%,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長45%。今年1—9月,旅游人數達到518.16萬人次,同比增長37.65%;實現旅游收入33.41億元,同比增長36.29%。
打造中國西部新興旅游地
歷史文化對嘉峪關青睞有加,這座3000平方公里的小城就有50多處歷史遺跡,猶如明珠撒落,綿長的50公里古長城遺址裝飾著這方神奇的土地;巍峨壯觀的嘉峪關關城;“斷崖千尺,長城之源”的天下第一墩;鐵壁懸空,似長城倒掛的懸壁長城;生動再現驛使奔馳、出巡演練、駝隊穿梭、商旅云集真實場面的“地下畫廊”——魏晉墓群;“青山不老、為雪白頭”,亞洲距離城市最近的冰川——七一冰川……
“作為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護傳承創新綜合示范基地的重要節點城市,嘉峪關提出了建設特色文化強市,就是要根據城市定位和產業特征,以文化旅游體育產業相互融合為突破點,構建‘大旅游’‘大文化’‘大體育’‘大產業’發展格局,打造具有嘉峪關特色的旅游文化體育品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發展后勁。”嘉峪關市委書記鄭亞軍說。
目前,瞄準打造中國西部新興旅游地的城市目標,一場把文化旅游資源優勢轉化成產品優勢、產業優勢和經濟發展優勢的綠色發展戰役,在全市深度打響。
作為富有蓬勃活力和巨大潛力的朝陽產業,文化旅游業一直與生態效益息息相關。如果說,文化旅游項目是絢麗綻放的百花,那么生態文明建設則是綠色的底盤。
登上嘉峪關關城向西遠眺,郁郁蔥蔥,蔚然成林;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滿目蔥蘢,繁花似錦。在建設生態文明的征程上,嘉峪關不乏執著的探索,盡管綠化的每一方土都要從外地運來,但該市堅持生態立市,連續20年開展向荒漠要綠洲、在戈壁建家園的綠化“接力賽”,累計建成110多處公共綠地,100%的城市道路得到綠化,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8.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36.3平方米,人均水域面積達到22.9平方米,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戈壁明珠”城市正大放異彩。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