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戴河近海正在清理廢棄船舶秦皇島海港區西浴場人流如織
北戴河生態海灘風光
近年來,河北省秦皇島市通過加強北戴河海域生態環境整合治理,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和文化、會展、高新技術等產業項目紛至沓來,濱海旅游業蓬勃發展——
入秋之后,海濱休閑勝地北戴河依然人頭攢動。今年到過北戴河的游客,都明顯感覺到海水更藍、更清澈了。環境監測數據顯示,該區域近岸清潔海域面積保持在95%以上,近岸海域水質達到國家二類海水水質標準,浴場水質達到國家一類海水水質標準。
近年來,秦皇島著力建設“國際濱海休閑度假之都”,面對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矛盾,始終堅守清醒的選擇。碧海、金沙、濕地等自然資源成為北戴河最大的品牌和無形資產。
對海洋污染零容忍
曾幾何時,在秦皇島市撫寧縣留守營鎮,小造紙廠、玻纖廠和化工廠包圍著穿鎮而過的人造河,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10多公里之外的渤海。據統計,2012年該市近岸海域90%的污染源來自陸地,境內44條主要入海河流及其沿岸部分違法違規排放企業。
面對逐漸污濁的海水和群眾的質疑,秦皇島痛下決心整治。2012年開始,啟動了北戴河及相鄰地區近岸海域環境綜合整治10大重點治理工程,包括工業污染源治理、城鎮污水處理及配套設施建設、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入海河流污染治理以及石油開采、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固體廢棄物處置、淺海養殖區整治及水生生態系統修復與整治、侵蝕岸灘修復、沿海防護林建設、海洋環境保障等內容,共計190多個具體項目,總投資約117.5億元。同時,秦皇島以“零容忍”的態度,對全市沿海、沿河的900多家排污企業進行拉網式排查、全天候監控,一旦發現影響生態環境的情況,立刻采取措施。目前,秦皇島市已經累計關停違法違規排污企業254家、淘汰落后生產線25條。
河北省委常委、秦皇島市委書記田向利說:“改善北戴河近岸海域的生態環境,是改善秦皇島市人居和旅游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事關秦皇島的生態底線和城市形象。如果我們身邊的這片海受到污染,就喪失了秦皇島發展的基礎。”
今天的秦皇島樹起了綠色發展的風向標。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各級領導干部考核體系,嚴格落實一票否決制,消耗資源能源的項目不上,污染環境的項目不上,影響安全與群眾健康的項目不上。已經累計拒絕有污染的項目80多個,投資總額達150多億元。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