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要求,使蘭州至中川鐵路成為展示蘭州乃至全省對外形象的新窗口,蘭州市多措并舉對沿線展開全面徹底的環境整治行動,全力打造干凈整潔、特色鮮明、亮麗多彩的“景觀廊道”。
蘭州至中川城際鐵路建成投運后,和機場高速并列成為新的“省門第一道”,但沿線臟、亂、差的環境,直接影響到旅客出行體驗和蘭州的城市形象。為此,蘭州市成立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與各縣區、各相關部門簽訂綜合整治目標責任書,按照“一天一調度、一周一通報”的方式,專人駐點督查、督促整治落實,并將沿線綜合環境治理納入城管委管理系統,按城市網格化管理,建立沿線環境衛生檢查、治理、管控和保護長效機制。
蘭州市與各相關單位、駐蘭部隊、蘭州鐵路局聯合攻堅,主要領導先后3次帶隊乘坐列車,實地檢查督促。各縣區、各相關部門全力以赴,強力推進,按照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標準,分段實施、以點帶面、集中攻堅,開展垃圾清理、建筑拆除、隔離遮擋等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計清理垃圾25萬立方米,粉刷美化沿線各類建筑物外立面101萬平方米,清理拆除違章廣告牌6.5萬平方米,平整土地330畝,綠化美化各類區域3.7萬平方米,安裝遮擋廣告牌1萬平方米,城際鐵路沿線環境面貌得到初步有效整治。
蘭州市結合打造“省門第一道”工作,重點開展沿線生態綠化、商業、景觀開發等建設。制定中川鐵路沿線兩側各500米范圍內的綠化、滴灌工程規劃方案。其中包括鐵路沿線周邊種植護坡草坪、李麻沙溝治理,對黃羊頭以西段為重點進行綜合治理,充分利用村莊房前屋后及道路兩側空閑地種樹種花,對裸露地、閑置地、拆除違建后的區域進行植樹綠化,成片種植,打造“十里花海”。預計今年底完成上水工程方案,明年3月底完成施工。
編制蘭州新區、西固區、福利區、陳官營等站周邊區域商業開發規劃設計方案,鐵路沿線兩側100米范圍內征拆居民安置方案,運用各類商業開發模式,逐步啟動征收拆遷安置工作。為充分展現西北地域特色和城市形象特點,啟動實施沿線五泉天橋、隴海古隧、都市驛站,三灘印象、古城遺址、工業勝景、火焰山丹霞峭壁景區、李麻沙河景區、九合段丹霞峭壁景區、陽光田野、十里花海、綠色長廊、光影隧道等12處自然及人文景觀建設,力爭通過近2年的持續打造,使中川城際鐵路成為靚麗多彩的“景觀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