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城市建設 » 正文

      建設海綿城市 打造生態南寧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7-13  

        南寧,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是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橋頭堡。該市屬于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雨水資源開發潛力巨大,享有“中國綠城”的美譽。多年來,南寧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改善生態環境作為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城市規劃建設始終堅持以改善民生、促進城市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為方向,著力解決制約城市發展的水資源、水安全、水生態、水環境問題,提升城市生態環境。2015年3月,南寧市以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競爭性評審答辯第一名的成績,成為16個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市之一。

        5月28日~29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在南寧市舉辦海綿城市建設培訓班,培訓期間,參加培訓的全國31個省的住房城鄉建設廳領導和120多個城市的市領導實地考察了南寧市青秀山蘭園、規劃展示館、濱湖廣場、白沙大道后排綠地等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對南寧市在海綿城市試點項目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效給予高度評價和肯定。

        冀望篇: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南寧古稱邕州,是一座以壯族為主、多民族和睦相處的現代化城市。總人口725萬人,其中市區人口280萬人。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令南寧滿城皆綠、四季常青,形成了“青山環城、碧水繞城、綠樹融城”的城市風格,也被稱為綠城、水城、邕城、鳳凰城和五象城。

        南寧市地形是以邕江廣大河谷為中心的盆地形態,從古至今就是水患多發地帶。當地一直流傳著秦始皇把嶺南5頭寶象趕來堵住山洪的傳說,五象嶺成了人們心目中保護南寧的吉祥形象。在老南寧人的記憶里,鐘鼓樓是舊日南寧最負盛名的一景。每天清晨,一口鑄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字樣的大銅鐘,將全城百姓的真切祈求帶向遠方。

        南寧市區地處邕江河谷盆地的中心,氣候特點是暴雨洪澇、干旱時有發生。2013年5月13日,一場特大暴雨給南寧市民的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與此同時,由于城市基礎設施相對滯后,城市內河污染問題亟待解決。

        若要實現經濟新常態下的綠色發展,南寧必須首先解決城市內澇、內河污染等問題。海綿城市能讓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水“釋放”出來,并加以利用,從而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更加自然,這與南寧的城市發展戰略不謀而合。南寧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堅持民生為本、生態發展的理念,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支持,對于保護生態、改善民生、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申報篇:行動至上、奮勇爭先

        2014年年底,南寧市啟動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申報工作,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委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的領導下,該市高質量完成了試點申報工作。

        一、審時度勢,搶抓機遇。為了改善民生、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南寧市審時度勢,將海綿城市建設與“綠城”、“水城”建設相融合,積極申報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變工程治水為生態治水,促進城市生態環境提升。2015年至2017年,南寧計劃投資約87億元,在公共建筑、居住小區、市政道路、公園綠地、內河水系等具備改造實施條件的示范區開展海綿城市試點工程建設,打造總面積為54.6平方公里的海綿城市示范區。

        二、領導重視,組織到位。南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海綿城市試點申報工作,成立了領導工作小組,領導工作小組對申報方案的制訂、申報匯報材料的起草、答辯團隊的組建等工作都非常重視,多次組織討論并修改完善。此外,南寧市還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決定》、《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制度,對總體目標、重點工作及項目立項、土地出讓、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等進行明確規定。

        三、基礎扎實,潛力巨大。為做好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申報工作,南寧市進行了大量扎實的試點基礎工作。首先,有良好生態環境基礎。南寧擁有“中國綠城”、聯合國人居獎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水環境治理優秀范例城市等城市榮譽名片。其次,創新了城市生態治理的投融資模式。全國第一個采用競爭性磋商方式確定投資人、合同金額10億元的水治理PPP項目——那考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已開工建設,實現了社會資本參與海綿城市建設的先行先試。最后,積累了一些做法和經驗。南寧已實施了多個水治理項目,并積極探索完成了一定規模的符合海綿城市理念和要求的工程,積累了一定經驗。

        青秀山蘭園一期項目。該項目建設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利用山體緩坡的低洼地帶,因勢利導,建成符合海綿城市“自然蓄存”、“收集利用”建設理念的蘭園雨水調蓄系統、滲透排放系統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統,涵蓋了海綿城市“滲、滯、蓄、凈、用、排”六字理念,是較早實踐海綿城市建設的綜合示范項目之一,具有較好的可復制、可模仿性和示范意義。

        南寧市規劃展示館示范改造工程。南寧市城市規劃展示館總用地面積2.3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12萬平方米,其中綠化面積9895平方米(含屋頂綠化,綠化率約42%),景觀水體面積750平方米。該項目大面積的屋頂花園、雨水回收利用系統、植草溝系統、生態停車場系統、生物滯池留系統可實現“滲、滯、蓄、凈、用、排”的建設理念,場館區域外排雨量徑流總量控制率達78%。

        推進篇:馬上就辦、敢做善成

        試點城市申報成功后,南寧迅速行動,動員全市上下以“馬上就辦”的干勁,科學謀劃,扎實推進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工作。

        一、健全機制體制,完善政策制度。申報試點城市成功后,南寧市立即成立了由市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分管副市長擔任副組長、相關市直部門為成員單位的領導小組,以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關于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方針政策,統領該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工作,并細化各部門的職責,強化督察,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海綿城市建設管理體系。同時,正在抓緊制訂《南寧市既有建筑小區海綿城市建設改造項目評審和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南寧市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績效考評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建立可操作性強的PPP投融資指南及合作機制,完善項目監管、績效評價等關鍵環節,實現政府、社會資本共贏。

        二、編制規劃計劃,明確建設內容。一方面,抓緊編制《南寧海綿城市總體規劃》,為全市的海綿城市規劃建設進行統籌布局,完善頂層設計。同時對《南寧市綠地系統專項規劃》、《南寧市城市污水專項規劃》、《南寧市“中國水城”建設規劃》等相關規劃進行修編,增補、細化海綿城市相關規劃內容,以確保在各項規劃中都能很好地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的理念和要求。另一方面,編制完成《南寧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三年實施計劃(2015~2017年)》和《南寧市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方案》,2015年計劃開工項目104項,完工60項,涉及開工項目的海綿城市投資約35億元。未來3年,通過在公共建筑、居住小區、市政道路、公園綠地、內河水系等具備改造實施條件的區域和項目開展海綿城市試點工程建設,打造總面積為54.6平方公里的海綿城市示范區,建設200多個示范項目和項目包,修復城市水生態環境,給城市和居民帶來更加綜合的生態環境效益。

        三、探索地方標準,制訂技術規范。南寧市積極研究探索適合南寧市的地方標準和技術規范。其中,用以指導南寧市海綿城市建設的《南寧市海綿城市建設技術——低影響開發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設計標準圖集(試行)》已于4月30日通過了專家評審,并獲得批復實施。《南寧市海綿城市建設技術——低影響開發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設計標準》、《南寧市城市雨水管理與控制地方標準》、《南寧市初期雨水徑流污染控制技術指南》、《南寧市低影響開發設施運行維護技術指南》、《南寧市海綿城市建設植物推薦目錄》等地方標準和技術規范也正在抓緊編制當中。

        四、總結試點項目經驗,啟動項目建設。目前,竹排江上游植物園段(那考河)流域治理、南湖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項目、第二機場路建設工程、雙鳳立交橋建設工程、玉洞大道(玉象路—良慶大道)改造工程等項目已開工建設。青秀山風景區蘭園二期景觀工程等一批項目正抓緊時間進行前期工作,不久也將陸續開工建設。

        展望篇:生態棲居、綠色發展

        通過3年的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南寧市將進一步有效解決南寧市水資源、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問題,實現有效控制降雨徑流、降低城市內澇風險、削減徑流污染負荷、提升城市景觀等多重目標。其中:

        ——城市內河水系水質得到有效改善。到2017年年底,基本消滅城市污水直排,合流制溢流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示范區內竹排江、南湖、五象湖水體水質接近地表水IV類標準。

        ——城市雨水管理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到2017年年底,示范區多年平均徑流總量控制率不低于75%(相對應的設計降雨量為26毫米),年徑流污染控制率(以SS總量去除率計)不低于50%。

        ——城市排水(雨水)防澇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到2017年年底,示范區基本完成易澇點改造,示范區內澇防治標準提高到20年一遇(雨洪同期20年一遇)。

        ——城市防洪標準得到有效保障。通過一批示范項目的建設,使示范區內河水系達到50年一遇防洪標準,邕江達到200年一遇防洪標準。

        ——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控體系基本確立。形成一整套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機制激勵、責任追究的海綿城市制度體系以及規劃編制、設計施工、竣工驗收和實施評價等技術標準體系和管理規定。

        屆時,南寧將成為一個“水暢、湖清、岸綠、景美”的現代親水城市,成為一個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型生態文明城市。南寧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的成功,也將為我國華南地區乃至全國范圍內其它城市的海綿城市建設提供經驗借鑒,并作為中國面向東盟國家國際交流的平臺,向東南亞國家展示我國雨水管理領域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