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奮進“十三五” 加快建設國際化大都市
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特別報道
29日,記者從成都市規劃局、市建委了解到,成都市將繼續完善城鎮空間布局,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形成1個特大中心城市(雙核) 、8個衛星城、6個區域中心城、10個小城市以及68個小城鎮,打造大城小鎮梯次分明、結構合理、功能互補、聯系便捷、城鄉交融的城鎮群,拒絕城市規劃攤大餅。至2025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80%。
提升北改工程
啟動城市天際線和城市色彩設計
從規劃層面分析,成都市未來將形成“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的網絡城市群大都市區發展格局。即以構建中心城區和天府新區為雙核、以衛星城和區域中心城為支撐、以小城市、特色鎮和農村新型社區為基礎的市域新型城鎮體系。
在市建委看來,新型城鎮體系可以用“18610+68”的模式來概括,即1個特大中心城市(雙核)、8個衛星城、6個區域中心城、10個小城市以及68個小城鎮。針對“雙核”空間格局,建設1個特大中心城市(包括中心城區和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參與全球分工,形成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的主要載體。
針對城市核心區,將建設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宜居宜業的模式,深化提升北改工程,建設城市北部中心,加快推進“北改”和城市更新。今年將力爭全年“北改”區域計劃完成總投資800億元,進一步推進中心城區城中村改造,全年計劃拆遷房屋約20萬㎡、投資10億元。
重點推進北部新城、東部新城等項目。做好北中軸上的火車北站擴能改造重點項目,全面啟動火車站、天回、熊貓北湖、金牛壩、沙河源、八里莊等六大重點片區的城市空間結構、城市天際線和城市色彩設計,全面加快曹家巷、為民路光榮西路、二仙橋片區五號地塊等棚戶區改造工作。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