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城市建設 » 正文

      成都發布城建攻堅2025規劃 建網絡化城市群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4-14  

        十年之后,我們的城市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回答這一問題的規劃藍圖已經繪出。昨天,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就《成都市城建攻堅2025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進行了介紹。據了解,《規劃》已于日前正式完成編制并印發。

        九大任務 確定了具體發展目標

        該《規劃》是我市首次按照全域、全口徑的原則制定的城建領域建設規劃,重點實施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包括全市范圍內的城鎮體系建設、綜合交通設施、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生態環境建設、舊城更新、智慧城市等內容。按照總體規劃和頂層設計,成都將著力于項目推進,以優化城市格局為重點,以提升城市價值為核心,以增強城市功能為基礎,以改善城市品質為突破,全力夯實國內一流的城市基礎條件。

        而為將藍圖變為現實,《規劃》針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最重要的九大任務,確定了具體發展目標。這九大任務分別為,對外交通樞紐、新型城鎮體系、市域綜合交通、市政公用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城市生態環境、城市安全、城市更新及風貌特色塑造、智慧城市基礎設施。

        其中,在公共服務設施方面,2025年,我市將形成中心城區、天府新區15分鐘基本公共服務圈;在城市生態環境方面,到2025年,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而在智慧城市基礎設施方面,成都將建設國內一流、兩化融合的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形成智能驅動的城市基礎設施運行體系,集智能交通、智能城管、智能地下管網、智能安全保障為一體。

        “三步走” 形成大都市區發展新格局

        成都將實行“三步走”戰略——到2018年,努力構建以“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的網絡化城市群為特征的大都市區發展格局,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國家內陸開放戰略高地提供基礎支撐條件;到2021年,人居環境和城市功能改善提升取得階段性成效,大都市區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為基本建成國際性區域中心城市提供重要支撐;到2025年,城市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國際化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形成大都市區發展新格局,全面建成功能完善、生態優良、環境宜人的現代化城市,為建成國際性區域中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奠定堅實基礎。在制定《規劃》時,為了量化推進工作,共細化了7大板塊38項具體指標,包括城鎮化率、公交占機動化出行比例、城市道路網密度、文教體設施分級配建等等。

        今年重點 實施城建攻堅項目1926個

        據介紹,為貫徹落實《規劃》,我市制定了《成都市城建攻堅2016年度計劃》,細化了工作推進表,將責任明確到各個部門,充分發揮重大城建項目對全市“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基礎性作用。

        2016年,成都將重點實施城建攻堅項目1926個,項目總投資8000億元,全年計劃完成投資1800億元,力爭實現2000億元。其中,實施總投資超過5億元的重大項目260余個,如開通運營地鐵3號線一期,加快建設11個軌道交通項目,實施成渝高速入城段等3個快速路建設,推進綜合管廊建設試點。

        延伸閱讀

        讀懂城市建設九大任務

        對外交通樞紐

        最亮數據——2025年,我市市域內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1170公里左右。

        記者解讀——截至2015年年底,我市市域內高速公路總里程為755公里;十年后,這一數據將攀升至1170公里,屆時成都將擁有更多通達四方的高速公路,交通優勢進一步顯現。

        其他內容——穩定中西部門戶樞紐機場和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地位,鞏固國內第五大鐵路樞紐的地位,努力構建國家向西開放的鐵路門戶樞紐,構建連接“一帶一路”交通大通道,形成以成都為核心輻射西部地區的對外高速公路交通圈。建成投運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一期),實現航空旅客吞吐量7500萬人次和年貨郵吞吐量120萬噸,鐵路年旅客發送量達到11000萬人次,國際快件中心業務量超過1200萬件/年,鐵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萬標箱/年。

        新型城鎮體系

        最亮數據——2025年,形成“18610+68”網絡化城市群。

        記者解讀——十年后,大城小鎮梯次分明、結構合理、功能互補、聯系便捷、城鄉交融的城鎮群將呈現出來。

        其他內容——按照“獨立成市”的理念和“城市群”的主體形態,將構建“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的城市發展格局,重點推進建設1個特大中心城市(中心城區和天府新區雙核)、8個衛星城、6個區域中心城、10個小城市以及68個小城鎮,形成“18610+68”網絡化城市群,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80%。

        市域綜合交通

        最亮數據——2025年,中心城區實現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80%。

        記者解讀——到2025年,平均每10個選擇非步行、非騎車出行的市民中,就會有8個選擇公共交通,如公交車、軌道交通。

        其他內容——構建以雙核為中心、覆蓋市域城鎮體系的半小時交通圈,加快市域軌道交通建設,完善市域快速路網體系,強化城市核心區交通功能。全市軌道交通在建和通車里程達到1200公里, 軌道交通實現全域覆蓋,“雙核”加密成網,市域快速路總里程達到1040公里,中心城區“三環十八射”290公里快速路網體系基本形成,天府新區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65%,全面建成公交城市。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