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動態 » 正文

      環保部舉辦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系列講話精神培訓班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5-29  

        3月4日,環境保護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專題培訓班第一期在京開班。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部長周生賢今日作開班動員,并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專題報告。

        周生賢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寬廣的視野觀察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全面分析國際格局發展變化,科學闡明黨和國家的歷史方位和時代坐標,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圍繞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圍繞國防和軍隊建設、祖國統一、外交工作,圍繞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全面反映了形勢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發展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和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的認識,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執政理念、治國方略、工作思路和信念意志的集中體現,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新的奮斗目標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科學指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是統一思想認識、凝聚奮進力量的迫切需要,是把握發展大勢、明確前進方向的迫切需要,是贏得發展新優勢、開創事業新局面的迫切需要,是提高黨員干部隊伍素養、增強駕馭復雜局面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迫切需要。我們要全面把握,深刻領會講話精神的基本內涵和講話蘊涵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一要深刻領會關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論述,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二要深刻領會關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論述,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三要深刻領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不斷激發推進工作的發展動力和創造活力。四要深刻領會關于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論述,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五要深刻領會關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六要深刻領會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切實提高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能力和水平。

        周生賢說,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十分關心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重要論述,字里行間都體現了黨和國家保護生態環境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內容豐富,論述深刻,具有很強的思想性、針對性和指導性,是我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最強大的思想武器。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深刻認識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重大意義。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系民族未來的大計;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二是作出生態文明建設總體部署。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樹立生態觀念、完善生態制度、維護生態安全、優化生態環境,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要用生態文明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勇擔生態文明建設的引領者、推動者和實踐者,樹立先進的生態觀念,培育發達的生態經濟,建立完善的生態制度,確保可靠的生態安全,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三是積極探索環境保護新路。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用生態文明的理念來看環境問題,其本質是經濟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問題;要從宏觀戰略層面切入,搞好頂層設計,從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再生產全過程入手,制定和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形成激勵與約束并舉的環境保護長效機制,探索走出一條環境保護新路。既要借鑒西方發達國家治理污染的經驗教訓,又要結合我國國情和發展階段,改革創新,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來進行綜合治理,發揮體制和制度優勢,盡量縮短污染治理進程,明顯改善環境質量,造福全體人民。四是讓生態系統休養生息。要讓透支的資源環境逐步休養生息,擴大森林、湖泊、濕地等綠色生態空間,增強水源涵養能力和環境容量。要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綠水青山保留給城市居民;生態紅線觀念一定要牢固樹立起來,決不能逾越;要科學確定城市定位,讓城市融入大自然。五是認真解決關系民生的大氣污染等突出環境問題。要加強污染物減排,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不斷改善環境質量;要加大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工作力度、投資力度、政策力度;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大氣污染防治要堅持標本兼治和專項治理并重、常態治理和應急減排協調、本地治污和區域協調相互促進,多策并舉,多地聯動,全社會共同行動。六是完善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要著力推進制度創新,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

       
       
      [ 院校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院校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