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漫步在玉門市黃閘灣鄉的田間地頭,金燦燦的甜葉菊光彩奪目,成片的茼蒿花迎風綻放,鮮艷的波斯菊嬌艷欲滴……各種制種花卉盡情綻放,爭相斗艷。
黃閘灣鄉黃閘灣村三組農戶劉軍,是當地有名的制種花卉種植大戶。5年前,他率先在村里開展制種花卉種植,種植各類制種花卉10余畝,當年收入3萬多元。可觀的經濟收益讓他信心十足,如今花卉制種已成為他增收致富的主要產業。
“今年我種植了30畝制種花卉,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格,一畝地一年能收入4000元,遠比種植傳統作物收入可觀。”劉軍說。在劉軍的示范帶動下,黃閘灣村80%的農戶都發展起了花卉制種產業。
黃閘灣村黨支部書記徐學武高興的勁兒溢于言表:“五六年前村里種植制種花卉的村民還很少,經過試種發現制種產業效益很高,于是大伙的積極性高漲,現在全村40%的耕地都種上了花卉。”
近年來,玉門市圍繞“產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不斷優化產業種植結構,大力發展以花卉、蔬菜制種為主的高效特色農業,通過采取企業集中育苗和農戶分散種植、實驗示范和科技推廣相結合的方式,依托敦煌種業、酒泉綠豐公司等制種企業,引導農民群眾種植制種花卉。至目前,玉門市黃閘灣、赤金、清泉、昌馬等鄉鎮發展制種花卉總面積達2.6萬畝,發展花卉制種品種20多種,畝均收益達3000元以上,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新亮點。
推薦閱讀:
讓“青山秀水”間長滿農民“搖錢樹”
萬載為生態移民開拓林下致富路
徽州林下經濟“錢”景向好
南頓鎮:土地流轉種植花卉奏響致富經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