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局近日通報了2017年全國林木種苗質量抽查情況。2017年,國家林業局共抽查林木種子樣品83個、苗木苗批465個,涉及118個縣、266個單位(含個人)。抽查結果顯示,林木種子樣品合格率為86.7%,苗圃地苗木苗批合格率為91%,造林地苗木苗批合格率為91%。
2017年,國家林業局委托林木種苗質量檢驗機構對河北、山西、內蒙古、河南、湖南、海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寧夏等14個省(區、市)及內蒙古森工集團、大興安嶺林業集團的林木種苗質量進行重點抽查,同時部署其他省(區、市)、森工(林業)集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進行自查。抽查內容涉及林木種子、苗木質量情況,林木種苗生產經營許可制度執行情況,林木種苗標簽制度執行情況,林木種苗生產、經營檔案,林木種苗質量自檢,林木種子來源,縣級以上地方林業主管部門按照《種子法》規定確定采種林和在林木種子采收季節向社會公告采種期情況,造林地種苗檔案,造林作業設計中是否對使用林木良種和種苗質量提出要求,按照造林作業設計使用林木良種以及種苗質量落實等10個方面。
抽查采取現場抽查與內業檢測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抽查結果顯示,抽查種子的單位39個,其中合格單位29個。抽查苗木生產單位149個、造林單位78個,其中合格單位分別為100個、62個。從事林木種苗生產、經營的182個單位中,具備生產經營許可證的有172個,占94.5%,其中許可證辦理規范的有114個,占66.3%。應當使用標簽的218個單位中,使用標簽的有208個,占95.4%,其中有80個單位標簽使用規范,占38.5%。應當建立檔案的186個林木種苗生產經營單位,全部建立了生產經營檔案;建檔單位中檔案內容齊全的有140個,占75.3%。應當進行種苗質量自檢的174個單位中,開展質量自檢的有150個,占86.2%,其中自檢工作規范的有49個,占32.7%。按照規定應當確定采種林以及公布采種期的縣27個,其中,有25個按照《種子法》規定確定了采種林,并在采種季節向社會公布采種期,占92.6%。
抽查發現,各地仍然存在對林木種苗質量的認識亟待提高、林木種苗生產經營的各項制度落實不到位、造林環節對苗木質量要求不嚴、林木種苗生產經營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林木種苗標準的制修訂工作有待加強等問題。國家林業局要求,各地要切實加強種苗質量管理,落實林木種苗生產經營的各項制度,強化林木種苗使用環節管理,加快地方林木種苗標準制定,加強林木種苗從業人員宣傳培訓。要針對此次抽查中發現的問題,督促各有關單位及時整改,對整改不到位單位所在縣,省級主管部門要對其進行項目投資調控,對問題突出的要依法查處。特別是陜西省抽查的33個單位中,普遍存在許可、標簽、檔案、檢驗等制度落實不到位、圃地管理粗放、造林地苗木質量把關不嚴等問題,苗木苗批合格率僅為56.4%。為此,國家林業局對陜西省林業廳進行了約談。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