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北極廊坊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駛入“快車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11-14  
      果樹采摘區里蘋果、梨散發著誘人的香味,養殖區里雞鴨遍地,游魚成群,再加上地頭上各種有機蔬菜已長成,到處呈現一派豐收的景

            果樹采摘區里蘋果、梨散發著誘人的香味,養殖區里雞鴨遍地,游魚成群,再加上地頭上各種有機蔬菜已長成,到處呈現一派豐收的景象……

        這僅是北京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理念,圍繞都市現代農業的總體定位,抓園區、引資本、育主體、創品牌,全面對接京津休閑農業園區,走出了一條依托鄉村、服務京津、三產同步、互促共贏的休閑農業特色發展之路。

        目前,北京市市共有國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星級園區14個,河北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星級園區28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個,河北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5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1個,中國最美休閑農莊1個,河北省最美休閑鄉村4個,河北省美麗田園3個,河北省十佳現代休閑農業園區1個,省、市級鄉村旅游示范村26個,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27個。

        北京市素有“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之稱,交通發達,地理位置和投資環境得天獨厚,發展休閑農業優勢巨大。結合京津冀三地簽署的《京津冀休閑農業協同發展框架協議》,我市擬編制休閑農業發展規劃,全面對接京津和雄安新區,準確定位休閑農業發展方向、目標和任務,探索建立京津冀休閑農業合作新機制,積極融入京津冀三地休閑農業建設規劃,執行京津冀休閑農業統一標準,主動對接休閑農業精品旅游線路,參與京津冀休閑農業公眾服務平臺建設,共同開展休閑農業人才培養、共同策劃休閑農業重大活動等六項合作重點。

        在發展過程中,我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始終堅持以“綠色”和“文化”為發展導向,保護家鄉好風景,打造田園綠色美。我市基本形成“春賞花、夏看綠、秋品果、冬摘菜”的發展格局。休閑農業園區注重提升休閑農業的檔次和鏈條延伸,逐步使休閑農業由基礎型休閑服務向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現代服務業一體化升級,形成了具有健康養生、生態低碳、環保循環、智能控制等多功能的休閑農業園區,帶動了全市休閑農業發展。

        唯有浸潤和涵養了文化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才會有蓬勃的生命力。我市堅持以“文化”為靈魂的發展特色。今年,固安縣第二屆梨花文化節、第三屆永清桃花節、三河市第五屆健康休閑旅游文化節先后舉辦,市民們踏青賞花,品嘗地方名吃,觀看漢服走秀、書畫展覽,河北梆子、舞龍舞獅、秧歌、高蹺等傳統節目深受游客歡迎。固安縣屈家營村以“冀中笙管樂屈家營音樂會”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助推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北京市開展休閑農業評定工作,組織推介和評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示范點、星級企業、最美休閑鄉村和美麗田園(景觀),發揮對各地休閑農業發展的示范引導作用。在不同時期、不同時間節點,謀劃和組織開展一系列規模不一、形式多樣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節慶活動。圍繞“重點節假日”做好精品景點線路評選推介工作。引導現有星級園區充分發掘本地文化、民俗、生態資源,按照“一園一主題、一園一亮點”的要求,對已評定的星級園區進行“提檔升星”,推動休閑農業特色化發展。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