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北京城市新總體規劃: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11-08  
      北京新總規中的河北機遇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自9月底正式發布后,引發各方關注。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第
              北京新總規中的河北機遇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自9月底正式發布后,引發各方關注。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第七次編制總規。
       
        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全面系統地回答了“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等一系列重大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突破行政界線、跳出北京看北京、謀劃區域協同發展,是北京新總規的重要創新點。著眼于打造世界級的城市群,北京新總規專門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內容進行闡述,對支持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作出安排。
       
        1 北京視野:空間新布局將加強京冀互動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的正式發布,標志著千年古都站上了全新的起點。
       
        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圍繞“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重大問題,新版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著眼于更廣闊的空間來謀劃首都的未來。
       
        未來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首都?
       
        北京市規劃國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與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就在“首都”二字,北京的發展建設要處理好“都”與“城”的關系,緊緊圍繞實現“都”的功能來謀劃“城”的發展,以“城”的更高水平發展服務保障“都”的功能。
       
        首都“四個中心”的定位更加明確。北京的一切工作將堅持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有所為、有所不為”。
       
        按照規劃描摹的圖景:到2035年,北京將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大城市病”治理取得顯著成效,首都功能更加優化,城市綜合競爭力進入世界前列。
       
        這意味著,以往“攤大餅”式的發展思路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北京新總規提出,在北京市域范圍內形成“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著力改變單中心集聚的發展模式,構建北京新的城市發展格局,更加強調依靠軸線與節點拉開更加清晰的空間布局。
       
        這樣一個點面結合的空間布局,跳出北京看北京,著眼的已經不是北京“四九城”自己的事兒。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北京新總規對軸線及多點新城的安排,客觀上主動加深了與河北之間的聯系與互動。
       
        比如北京的“兩軸”之一,中軸線及其延長線。傳統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長約7.8公里,新總規將其向北延伸至燕山山脈,向南延伸至北京新機場、永定河水系。河北的承德、廊坊部分地區,將直接覆蓋在北京中軸線的影響之下。
       
        此外,新總規提出的“多點”包括順義、大興、亦莊、昌平、房山新城,是承接中心城區適宜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點地區,也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區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新總規明確高水平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提出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以創造歷史、追求藝術的精神,以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質量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范區、新型城鎮化示范區和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區。
       
        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范圍約155平方公里,外圍控制區即通州全區約906平方公里,進而輻射帶動廊坊北三縣地區協同發展。
       
        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地區地域相接、互動性強,需要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加強重點領域合作,做到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控,實現統籌融合發展。
       
        新總規對此進行了細化:京冀雙方將共同劃定生態控制線和城市開發邊界,加強開發強度統一管控。形成一洲、兩楔、多廊、多板塊的整體生態空間格局,依托潮白河、大運河流域建設大尺度生態綠洲。
       
        同時發揮北京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支持廊坊北三縣地區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高新產業。促進跨區域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市政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促進廊坊北三縣地區公共服務配套,縮小區域差距。防止貼邊大規模房地產開發。
       
        2 京津冀視野:抓住“疏解”這個“牛鼻子”
       
        如果說加強交界地區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控,是北京新總規給河北帶來的直接機遇,那么更大的機遇在于,新總規對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做出了專門安排。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說,此次北京的總體規劃專門有一個章節講京津冀協同發展,這是北京新總規一個重要的創新點。
       
        北京新總規認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實現首都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并提出發揮好北京一核的輻射帶動作用,攜手津冀兩省市推進交通、生態、產業等重點領域率先突破,著力構建協同創新共同體,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這是北京新城市定位的要求,也是解決“大城市病”的實際需要。
       
        京津冀協同怎么推?新總規提出,以疏解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統籌考慮疏解與整治、疏解與提升、疏解與承接、疏解與協同的關系,大力調整空間結構,明確核心區功能重組、中心城區疏解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形成北京新的兩翼,做到功能清晰、分工合理、主副結合,走出一條內涵集約發展的新路子。
       
        向哪里疏解?按照新總規的思路,除了北京自身的平原地區、多點新城以及城市副中心外,最大的承載地將是被作為北京新兩翼之一的河北雄安新區。
       
        在新總規中,北京對如何支持河北雄安新區也做了具體安排。
       
        基礎是交通相連。北京提出要打造一小時交通圈,到2020年軌道交通里程達到1000公里左右,到2035年不低于2500公里。同時,大幅增加城際鐵路和區域快線(含市郊鐵路)里程。未來,北京將與雄安新區建立便捷高效的交通聯系,構建便捷通勤圈和高效交通網。
       
        支撐是產業疏解。未來,北京將大力支持在京資源向河北雄安新區轉移疏解,積極引導中關村企業參與河北雄安新區建設,在河北雄安新區合作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
       
        北京將促進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支持市屬學校、醫院到河北雄安新區合作辦學、辦醫聯體,共同促進河北雄安新區建設完善的醫療衛生、教育、文化、體育、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
       
        不僅僅是雄安新區,在區域產業協作和轉移方面,北京新總規提出,依托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等主要通道,推動制造業要素沿軸向集聚,協同建設汽車、新能源裝備、智能終端、大數據、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鏈。
       
        構建“4+N”產業合作格局。聚焦曹妃甸區、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張(家口)承(德)生態功能區、濱海新區4個戰略合作功能區,引導企業有序轉移、精準對接,實現重大合作項目落地。
       
        攜手構建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和科技創新投融資體系建設,構建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
       
        業內專家表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實施,有利于河北更好地融入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有利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利于借助首都創新要素盡快走上創新驅動發展之路,對提升河北發展整體水平、加快補齊短板,同樣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3 全球視野: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
       
        “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要求,不只是要解決北京‘大城市病’,還有一個高遠的目標,就是建設以北京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李曉江表示。
       
        這個世界級的城市群將怎么建?
       
        北京新總規提出,以建設生態環境良好、經濟文化發達、社會和諧穩定的世界級城市群為目標,京津冀要建立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各類城市分工有序的網絡化城鎮體系。
       
        在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京津冀區域空間格局示意圖》中記者注意到,構建以首都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體系,新總規聚焦了三條軸線,即將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等主要交通廊道作為北京加強區域協作的主導方向。
       
        同時,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保定、廊坊和唐山部分地區被定位為中部核心功能區;天津、秦皇島、唐山和滄州的部分地區是東部濱海發展區;石家莊、邢臺、衡水和邯鄲部分地區是南部功能拓展區;北京北部、張家口、承德及太行山一線為西北部生態涵養區。
       
        北京新總規提出,依托四區共同推動定位清晰、分工合理、協同互補的功能區建設,打造我國經濟發展新的支撐帶。
       
        對于整個京津冀城市群的發展,北京新總規還提出了另外三條思路。
       
        首先是充分發揮北京一核的引領作用。
       
        其次是強化京津雙城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主要引擎作用。
       
        同時,要共同構建京津冀網絡化多支點城鎮空間格局。發揮石家莊、唐山、保定、邯鄲等區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強化廊坊、滄州、邢臺等節點城市的支撐作用,提升新城節點功能,培育多層次多類型的世界級城市群支點,進一步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服務能力。
       
      按照北京新總規提出的目標,到2035年,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構架將基本形成。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