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臨水納涼,是人們最喜歡的度夏方式之一。天津有河、有湖、有水景的地方不少,吹著水上刮來的小風,再看看水里亭亭玉立的荷花,暑熱全消。不過,氣溫高,水中生物種類多、繁殖快,這正是水環境受到巨大考驗的季節。用什么方法來治理水環境,以保持水清花美的自然生態效果呢?天津市市容園林委表示:本市的大型公園正在利用培育“水下森林”的方式,將水生態治理和景觀效果相結合,構建有較強生命力的水生態系統。
我們先來看看南翠屏公園,這里有近1萬平方米的荷花塘。據經常來游園的市民說,現在這個荷花塘水面遍布蘆葦、菖蒲、荷花、睡蓮以及多種水草,水面幾乎被它們占滿了。水面上的植物太多了,顯得特別混亂,長勢也并不好。而且,夏季特別容易爆發藻類污染,湖水很渾濁,味道也不好,賞花的心情也沒有了。
為不斷提升水域立體景觀效果,保證生態效應,改善局部生態環境,南翠屏公園本著“自然積存、自然凈化、自然滲透”的理念,以這片1萬平方米荷花塘區域水體為試點,積極開展水生態治理與修復的探索。通過多方研究和實地考察,選擇引進“水生態系統治理與修復構建技術”,通過降低水位徹底裸露湖底,對雜生水草進行阻斷生長,同步對底泥中的斷根進行三次大面積滅化處理,減少底泥中生物根容易產生的腐殖質,控制來年植物新生的數量。同時,合理生物鏈搭配,投放適宜本地區生存的水生植物、水生動物、微生物,促使快速形成景觀水體生態鏈。
據介紹,治理后,湖水生物鏈將更完整,水體自身凈化能力更強,形成“水下森林”的生態景觀效果。本市將總結這種治理方式的經驗,構建有較強生命力的水生態系統,切實推動城市景觀微生態的營造實踐,為廣大市民、游客提供舒適、美觀的休憩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