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食地景
現在,越來越多城里人開始有了“鄉村夢”,但從哪找地是問題,四川成都的郫都區就想出了奇招,把城市待開發的空地、荒地變成城市的田園景觀。曾經的“三無”地塊變身一道城市風景。
傍晚六七點,正是散步時間。可在成都市郫都區郫筒街道,不少居民正拿著鋤頭水桶出去種地。在這鋼筋水泥的城市里,哪來的地給大伙種呢?這是街道把社區里曾經垃圾成堆、違章搭建集中的閑置空地,打造成可以耕種的綠色景觀。大家還取了一個形象的名字,叫“可食地景”。“可食地景”一推出,就點燃了居民成為“都市農夫”的熱情。當時的“搶地大戰”堪比“雙11”購物節。
四川成都郫都區郫筒街道雙柏社區居委會主任熊珊介紹說:“短短兩分鐘時間,就是我們這100塊地,居民就已經搶光。”
“可食地景”并不是簡單交給居民自由種植,而是把菜地和城市綠化有機結合。另外居民能持續種植也是有條件的,陳師傅得到一塊地,為了將來繼續種下去,他必須提供志愿服務。
郫筒街道書院社區居民說:“我們是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年必須做完三次以上的志愿者服務,才能第二年繼續種。”
通過“可食地景”,居民聯絡了感情,并把閑置地塊打造成城市“微田園”,現在這種模式也成為成都在城市增綠方面的有益嘗試。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