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蘭東部一座20世紀初建造的宮殿旁,一名老婦人俯下身感受著郁郁蔥蔥的薰衣草散發出的芳香。她有些僵硬的臉上緩緩露出一絲笑意。老婦人患有偏執型精神分裂癥,這種“突然迸發的幸福感”正是園藝療法期望達到的效果。
老婦人所在的心理健康中心位于小村莊魯斯基·皮亞斯基,現有59名女病人正接受治療。中心主任2013年到瑞士考察時了解到園藝療法的效果,并于次年將其引入波蘭。
春季百花盛放時,心理健康中心的病人有機會與花草親密接觸;炎炎夏日,患者則可踩著鵝卵石緩緩走近中心的噴泉和小池塘戲水。他們還可以在花園里種植蔬果,感受收獲帶來的喜悅。
早在古埃及時期,人們就知道花園對治療疾病有積極作用,但現代的園藝療法最早始于19世紀,后來用于治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傷病。
許多專家認為,盡管園藝療法不能治愈精神疾病,但可以改善病人的智力和社交能力,幫助他們增強自信心并強化“我和其他人一樣”的心理。僅僅是走出房間呼吸新鮮空氣,就能夠幫助病人改善身體狀況。
法新社6月12日報道,生物科學家博任娜·謝夫奇克-塔拉內克計劃今年9月在波蘭克拉科夫農業大學開設園藝療法課程。她認為,花園給病人提供了充滿刺激的環境,可以激活病人的感覺。在與花草親密接觸中,病人可以感受花草的芳香,被花草的刺扎到也會觸發病人對外界刺激的感受。
博任娜說:“花園還給病人提供了鍛煉機會,對身體平衡能力有缺陷的病人來說,踩著花園里的石頭慢慢行走對他們的恢復是有幫助的。同時,我們必須確保花園里種植的花草是無毒害的。”
如今,魯斯基·皮亞斯基心理健康中心提供的園藝療法已獲得患者認可。冬季來臨,病人到花園活動的有效時間減少,他們會感到沮喪。當病人外出走親訪友時,他們甚至會要求提前返回,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們想念花園了。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