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森林生產力仍處于較低水平,亟須通過科技提高森林資源質量。”在24日召開的國際林聯亞洲大洋洲區域大會上,中國林科院院長張守攻指出。
從1990年至2015年,中國成為全球森林面積增長最多的國家,提供了大量的林產品、就業機會和生態服務,但森林生產力較低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張守攻指出,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林齡結構不合理、可采資源不足;樹種結構不合理,生態效益低,人工純林、單層林占主體;林地利用率低和生產力低,優等、中等、劣等森林占比分別為19%、68%、13%。
張守攻認為,要提高森林質量、維護木材安全,必須加強林木良種選育,創新林木定向培育與高效利用技術,構建高水平的森林資源培育技術體系,盡快提升森林資源質量和經營水平。特別是要攻克生態脆弱地區植被恢復等技術瓶頸,開發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與修復的關鍵技術,為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