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自然典雅的大足石刻
7月20日,記者從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研究院了解到,繼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歷時八年多修復完畢后,位于千手觀音造像旁的大足石刻最大一尊造像——全長31米的釋迦牟尼涅槃圖,也就是人們熟知的臥佛,將于明年初啟動整體修復,預計整個修復工作將耗時5年完成。
大足石刻是重慶大足區境內所有石窟造像的總稱,以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保存完好而著稱于世,代表著公元9至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成就,被譽為世界石窟藝術史上的最后一座豐碑和巔峰之作,是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
名為釋迦牟尼涅槃圖的寶頂臥佛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因為全長31米的這尊佛像是橫臥著的,人們習慣性稱它為臥佛。
這尊造像頭北腳南,背東面西,右側而臥。兩眼半開半閉,似睡非睡,安祥,平靜。在釋迦面前從地里涌出18弟子,形態各異,但皆作悲慟狀。
由于臥佛長期暴露在露天環境之中,在水、大氣污染產生的酸性水溶液作用下,臥佛遭遇多種病害,尤其以水害問題最為嚴重,它不僅侵蝕破壞石刻、滋生微生物,更是加劇風化的重要影響因素。
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長黎方銀說:“臥佛它主要是受到了水害的侵蝕,現在所有的病害,包括顏色的脫落,石頭的風化等等,這些都是因為水的原因造成了現在這種破破爛爛的狀況。所以我們第一步,現在正在開展臥佛的治水工程,這項工程已經進行了快一年的時間了。等把水害治好以后,才可以開展臥佛的本體修復。”
日前,文物保護工作者們正在對臥佛遭遇的水害進行治理,整個臥佛水害治理工程將在今年底明年初完工。明年初,來自全國的文物保護專家將會再次齊聚大足,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對臥佛身上的病害進行檢查,特別是對臥佛的彩繪層進行修復,預計整個修復工程將耗時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