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成都中央公園“高新綠舟”有望10月正式開放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4-14  

        “堅持綠色發展,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典范城市”被作為“十三五”時期成都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

        具體怎么干?一幅生態“路線圖”早已描繪:成都將科學謀劃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到2025年,我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1%以上,PM10和PM2.5年均濃度分別小于90微克/立方米、50微克/立方米。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成都各部門已經列出了細化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部分目標在今年即可實現。

        今年10月,成都南門有望再增一片“綠肺”,市民將在94.6萬平方米的“高新綠舟”大草坪、林蔭道上享受陽光、微風。昨日,記者探訪“高新綠舟”項目建設現場,了解到該項目建設進度已近半,有望將于10月正式向社會開放。屆時,“高新綠舟”與旁邊錦城湖等生態區相連,將成為一個面積近250萬平方米的綠色生態帶。

        項目進入堆坡造景階段

        成都中央公園“高新綠舟”規劃面積相當于9個人民公園。在此前公布的規劃方案中,“高新綠舟”位于繞城高速以南、天府一街以北、紅星路以西、益州大道以東,整體用地面積約94.6公頃。

        記者在“高新綠舟”東區環球中心附近的建設現場看到,原本空曠的地方已經開始種植各類樹種。“這是我送的第300多株銀杏樹了,按照計劃,僅東區就需要1000多株銀杏樹!”現場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這一片正在進行的是堆坡造景。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總投資約4.5億元,施工方計劃力爭今年7月底前基本完工,達到部分開放條件,二標段計劃8月底前完工,項目總體有望將于10月建成并向社會開放。

        海綿城市理念的生態實踐

        “‘高新綠舟’項目是海綿城市理念在成都高新區的生態實踐,將建成市區內稀缺的大面積可進入式草坪與林蔭綠道慢跑體系,有效降低大源CBD區域的熱島效應。”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將完全按照公園標準打造,由大草坪、各類景觀和運動場地組成。

        值得一提的是,公園內有一塊5萬平方米的可進入式草坪與林蔭綠道慢跑體系,這意味著市民可進入草坪休閑野餐撒歡,慢跑體系也將成為跑步愛好者的樂園。

        在“高新綠舟”建成以后,除了綠樹成蔭外,市民還可以在此欣賞到櫻花和紫薇等花海。“在綠地的樹種選擇上,以本土樹種為主,還對防塵治霾的作用進行了考慮。”此前成都市高新區綠委辦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高新綠舟中主要種植黃桷樹、香樟、小葉榕和銀杏等。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