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全省半年經濟工作會議一結束,省委副書記、省長劉賜貴馬不停蹄趕赴吊羅山林業局,調研森林生態保護和水庫蓄水情況,強調要在切實保護好海南森林“綠肺”和重要水源地的基礎上,把生態文明建設和“國際旅游島+”相融合,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使海南得天獨厚的優良生態環境的價值得到更好的呈現。
從17日起,全省迎來一次強降雨過程,其中陵水近3天平均降雨量144毫米。水庫蓄水情況怎么樣,防洪措施落實了沒有?帶著對這些問題的牽掛,劉賜貴首先來到了吊羅山區的小妹水庫,這里也是陵水最大的水庫和重要水源地。他實地察看水庫的蓄水水位,以及閘門、溢洪道等設施建設情況,并與水務部門研判全省在這輪降雨中蓄水情況,要求各市縣要抓住降雨的有利時機抓緊蓄水,緩解今年以來的旱情;密切關注雨情、水情和防洪設施情況,保護好水庫周邊生態環境,嚴禁砍樹毀山行為,確保水源地水質。
吊羅山風情小鎮去年被評為海南十佳“最美小鎮”,小鎮被森林環抱,鎮上建起了休閑驛站、森林客棧等設施,每到周末引來不少游客休閑度假。劉賜貴對風情小鎮建設予以肯定,囑咐當地干部帶領群眾開發更多旅游產品,發揮森林環境優勢,打造休閑產業的小鎮,吸引更多游客,帶動當地百姓增收致富。
在吊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劉賜貴冒著細雨登上崎嶇蜿蜒的山路,查看熱帶雨林里豐富的植物物種,向護林員詳細了解森林生態保護的情況,叮囑林業局干部職工一定要保護好森林生態系統。他說,森林是海南的“綠肺”,對生態立省具有重要意義,各地林業部門對此擔負著重大責任,要格外重視森林生態的保護。即使是道路等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也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盡量不砍樹、不毀林、不破壞山體,把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切實保護好海南的“綠色寶庫”。
劉賜貴指出,在保護的基礎上,也要重視把生態文明建設和建設國際旅游島相融合。通過把現有景區公路改造為旅游公路,在沿線設置可供游客休憩觀景的平臺,讓旅游公路真正發揮旅游功能,使生態資源成為吸引游客的生態景觀,進一步挖掘和釋放海南良好生態環境的內在價值。
省政府秘書長陸志遠陪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