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葉植物、新優樹種及鄉土植物的使用、古樹維護復壯、園林廢棄物循環利用、新技術新材料使用……7月8日,記者從北京市西城區園林市政管理中心與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儀式上了解到,雙方將在彩葉植物、新優樹種及鄉土植物的使用、綠化養護、銀杏復壯、古樹維護復壯、園林廢棄物循環利用、新技術新材料使用等方面開展合作。
據西城區園林市政中心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西城區全區范圍內一百年以上的古樹有1745株,大部分屬于國槐和柏樹,其中屬于區屬管理的有647株,這些百年以上的古樹大部分得到了很好的維護和復壯,還有些因為所處的位置而沒有得到保護,每年雷雨大風天氣,極易造成古樹的損害和危險。。
據介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后,西城區園林市政管理中心提供實踐、研究基地,園科院運用自身技術及方式,為中心具體項目,如百萬鮮花進社區、社區園藝推廣活動提供優質的服務保障。借助外腦,為園林專業工作定期會診,開處方,切實解決園林工作中的技術性問題,不斷提高“海綿體”的規模和質量,成為建設海綿城市,保護和改善城區生態環境有力的助推器。以理念創新為引擎,以設計創新為突破口,使園林事業與科技結合,與經濟接軌,與產業互助,對西城核心綠地規劃建設、養護管理和城區整體形象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區定位,適應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新趨勢,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健康和諧宜居城市的新需求奠定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在簽署戰略合作框架的同時,也當場簽署了兩項今年馬上開展的具體項目。一個是‘古樹的無損樹洞檢測合作協議’,該項目的主要內容是應用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應力波斷層成像無損樹洞檢測(ArborSonic3D)技術,對西城轄區內古樹樹干的危險性進行評估,一是防患于未然,防止古樹因雷雨天氣折斷造成各類安全事故,二是通過檢測,制定科學合理的古樹養護方案,提高古樹養護水平,保證西城古樹這一活文物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延續;另一個項目是‘彩葉、彩干植物供銷協議’,通過該項目的實施,西城區將優先應用北京園林科研院自育的優良彩干、彩葉植物。優良彩葉樹種及花卉的選擇,豐富了園林景觀層次,彌補了城市色彩單調、缺乏季相變化的缺憾,突出了生態功能和整體自然景觀效果,強化了色相和季相變化,打造良好城市園藝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