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消息:今日,在蒙草抗旱“為草原”大型公益活動啟動會上,由中國首家高端草原生態科研智庫——草原生態系統研究院,對外發布內蒙古草原生態系統修復的科研技術體系報告,標志著公司的草原生態修復逐步走向系統化、集成化。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內蒙古時,特別指出生態建設要走一條符合國情、地情的道路,不搞“奇花異草”,并明確提出了“守望相助”、“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的時代要求。
草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中國有60億畝草原且都在旱區,各種原因導致草原生態系統出現不同程度的危機。如何科學保護、修復治理這些草原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據報告負責人紀大才介紹,草原生態系統研究院集合了國內草原領域的諸多專家學者、科研成果、領軍企業。本次發布的《內蒙古草原生態系統修復的科研技術體系報告》是由在內蒙古蒙草公司原有研發體系基礎上進行重新整合改革擴大后形成的。報告包含草原生態系統科研體系構建、頂級專家團隊的組建、生態修復集成技術、種質資源庫建設、重大專項課題研究等部分,基本可以為內蒙古幾大類型草原的生態修復提供科研理論支撐。
除了整體的報告外,研究院現已完成覆蓋整個內蒙古草原的中國最大民營企業草原種質資源庫、陰山南北部可修復草原摸底大數據及修復方案制定等系列重大課題,努力構建起水、土、氣,人、草、畜綜合平衡健康的草原生態系統,探索內蒙古草原可恢復區域的有效路徑。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