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林長辦牽頭造林綠化工作,創新機制,把增綠拓到細處,科學開展“四旁”“四邊”和銜接推進區綠化提升行動,推進城鄉綠化融合發展,推動區域綠化聯動共進。2023年以來,鄆城縣人工造林1000余畝,完成道路、河渠綠化補植300余公里,綠化美化“和美鄉村”224個、綠化提升2個銜接推進區23個村莊,栽植喬、灌各類綠化苗木500余萬株,鄉村綠化美化得到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
為守好森林資源,鄆城縣以防為先、以護為常,持續加強人員、物資、技術保障,全面提高森林資源保護綜合能力。國有何莊林場組建了40人專職防火隊,設立森林防火監測點7處,2023年以來積極開展防火日常巡查,實現全縣森林火災“零事故”。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面積20.54萬畝,累計飛防美國白蛾50萬畝次,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為零,確保了森林資源安全。
目前,鄆城縣已全面建立縣、鄉、村三級林長制責任體系,實現林長組織體系全覆蓋,形成了“林有人管、樹有人護、責有人擔”的森林資源網絡化監管體系。2023年以來,各級林長完成巡林16730次,聚焦森林防火和森林督查違法圖斑整改。同時,統籌整合林業、農業、公安、檢察等力量,持續加大打擊各類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的力度,確保了森林生態資源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
鄆城縣在保護好森林資源的前提下,依托國有何莊林場資源稟賦,與周邊村黨支部、合作社等合作,探索出了“林下+油用牡丹”“林下+鄆半夏”“林下+大球蓋菇”“林下+寵物飼草”“林下+騰鴨”等林下種植養殖新模式,盤活了國有林場資源,走出一條國有林場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2023年以來,鄆城縣不斷拓展“兩山”雙向轉化通道,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h林業服務中心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30余次,邀請省市專家組織舉辦培訓班10次,培訓技術人員1000余人次,把先進的栽培技術和管理理念送到田間地頭。
目前,鄆城縣已發展煙富蘋果、山農酥梨、秋月梨、陽光玫瑰等優質果品3萬畝,年產值1.5億元。同時,舉辦桃花節、梨花節、櫻桃采摘節、葡萄采摘節等生態旅游業活動,每年接待旅游人數45萬人次,直接帶動其他產業產值4327萬元。
鄆城縣將持續推動林長制工作,嚴守生態紅線,不僅要以保護生態的方式提高林地利用率,還要努力推動綠色資源的成果轉化,推動區域綠色功能與經濟功能相協調,助推鄉村振興,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好愿景。(明廣增)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