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完成重點工程建設任務139.5萬畝。其中,人工造林23.5萬畝、封山育林31.4萬畝、退化林修復40.6萬畝、退化草原修復治理44.0萬畝。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防沙治沙工作和“三北”工程建設,高位部署、高頻調度、高效落實,推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省委書記多次聽取匯報,開展專題調研,同時建立以副省長為召集人的工作協調機制,簽發2024年第1號總林長令,對打好新時代“三北”工程攻堅戰進行統一部署。省委、省政府兩辦聯合印發《關于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省林長辦公室印發《河北省2024年林長制工作要點》,對攻堅工作再部署、再加力。省林草局第一時間成立攻堅戰工作專班,全力以赴推進各項工作落細落實。各地各部門積極響應,各市相繼建立“三北”工程協調機制或領導小組,陸續發布2024年林長令,共同推進“三北”工程建設。
緊密銜接國家“三北”工程總體規劃、六期規劃,立足河北實際,迅速摸清任務底數,研究編制“三北”工程六期規劃。在國家林草局大力支持下,河北“三北”工程六期規劃范圍擴大到85個縣(市、區),其中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區增至11個縣(市、區)。堅持分區施策、分類治理原則,以打贏渾善達克沙地南緣殲滅戰為重點,以防沙治沙和水土流失治理為主攻方向,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布局核心攻堅區、協同推進區和鞏固拓展區三大區域,謀劃了渾善達克沙地南緣殲滅戰、燕山生態安全屏障、太行山生態安全屏障、白洋淀上游規模化林場、雄安新區千年秀林建設等五大工程,全面繪就“三北”工程攻堅戰“作戰圖”。省發展改革委、省林草局等5部門聯合印發《河北省“三北”工程六期規劃(2021—2030年)》。同時,將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作為“三北”工程六期建設的主戰場,編制了《河北省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行動方案》。
緊盯國家政策導向,河北統籌做好項目謀劃的指導服務工作。搶抓政策“窗口期”,圍繞五大重點生態綜合治理工程,編制上報5項可研報告、13項林草濕荒一體化保護修復和1項鞏固成果實施方案。經國家林草局組織專家審核,其中10個列入重點項目,9個作為儲備項目,形成了“成熟一批、申報一批、建設一批、儲備一批”滾動管理機制。積極推進雙重續建項目,2024年續建項目列入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范圍,為確保按照國家要求的時間節點順利完成建設任務,省林草局加強協調聯動,督促指導各地提前開展地塊落實、作業設計編制等工作。目前,13個續建項目涉及的7個市均已按照國家要求完成入庫。同時,河北認真謀劃儲備項目,指導11個市進一步完善林草濕荒一體化保護修復項目實施方案、4個市做好可研編制工作,擬作為第三批重點項目儲備。
河北還推進各類要素向工程建設集中,激發“三北”工程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按照人工造林平均每畝1500元的標準,2024年河北省級財政資金投入1.4億元支持工程建設。允許各地結合實際,采用“以獎代補”“先造后補”等方式兌現造林資金,有效調動各方面參與工程建設的積極性。為進一步推動“三北”工程與文冠果產業融合發展,保定市政府出臺管理辦法,授權保定市國林發展集團負責“三北”工程六期項目投資、建設等,加大龍頭企業引領力度參與工程建設。在此基礎上,堅持增綠與增收并舉,石家莊市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總體思路,大力推廣栽植連翹、酸棗等生態經濟林1.65萬畝,累計種植苗木約550萬株,為當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約2400個,成為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鮮活案例。保定市以打造國家木本油料產業鄉村振興示范區為抓手,在淶源、淶水、易縣等地種植文冠果6萬畝,累計栽植苗木504萬株,實現生態與產業共贏。河北還聯合北京、天津,三地林草主管部門簽署《京津冀林草種苗協作框架協議》,并聯合周邊省市舉辦林草種苗供需對接會,加強信息共享、協作配合,確保三北工程種苗供應。河北省政府、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共同簽署《環塞罕壩周邊森林草原防火聯防聯控合作協議》,進一步加強兩省區環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協作。(姚偉強 張昕欣)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