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省各部門建立了聯合執法工作協調機制,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調查與監測工作。今年以來,針對野生動植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廣東各部門嚴密部署,扛牢職責,聯動打出“組合拳”,織牢生物多樣性保護網。

在野生植物保護方面,今年1月,廣東省林業局、省農業農村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野生植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對原生地天然生長的珍貴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長并具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文化價值的瀕危、稀有植物進行重點保護。
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近日,省林業局、省委政法委、省委網信辦、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等14部門聯合印發《關于貫徹實施野生動物保護法的通知》,部署《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貫徹落實工作,依法全面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促進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此外,5月上旬,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省林業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廣東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部署全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明確生物多樣性調查與監測、就地保護、遷地保護、珍稀瀕危物種保護等工作。
作為全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廣東省歷來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持續推動地方保護法規與制度體系建設,修訂《廣東省森林保護管理條例》《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率先將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寫入地方性法規。
為持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全省各地積極出臺相關政策,全力筑牢生物多樣性保護法治防線。去年以來,廣州市出臺國內首部專門規范野生動物放生的地方性法規《廣州市野生動物放生管理規定》,明確隨意放生野生動物最高將處10萬元罰款;湛江市啟動全市范圍新一輪5年禁獵陸生野生動物行動,湛江廉江法檢兩院在高橋紅樹林保護區內聯合發布全市首宗野生動物司法保護令;汕尾市發布《汕尾市人民政府關于禁止獵捕候鳥等野生動物的通告》,嚴厲打擊各類破壞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
近年來,廣東積極建設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監測評價、以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為核心的就地保護、以國家植物園為引領的遷地保護、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現代化治理等五大體系。下一步,廣東將持續推進陸生野生動植物保護行動,到2030年,廣東省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種數保護率達到80%,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植物種數保護率達到85%,全面形成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核心的區域生態安全格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水平和自然教育服務質量走在全國前列。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