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案》明確,3月1日至4月15日,省市縣三級林草部門、鄉鎮、村莊、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地、涉林草旅游景區等部門、單位,要動員組織所有森林草原消防專業隊伍、半專業隊伍、防火干部職工、護林(草)員等防控力量下沉一線,全力以赴做好火災防控和火情早期處理工作,積極協助屬地森防辦做好火災撲救。
《預案》要求,一要強化預警監測。省市縣各級每周開展火險會商并發布火險等級預報。應用衛星監測平臺、防火視頻監控24小時監測火情熱點。落實防火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嚴格執行火災信息報告制度,杜絕瞞報、漏報、遲報、謊報。執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每日17時前,各市上報當天情況。二要嚴格火源管控。所有防火縣的進山入林路口設置防火檢查站,安排專人值守,對進山車輛、人員嚴格防火檢查,杜絕火種進山入林。各級林草部門、公安部門和鄉鎮政府行政執法力量,嚴厲打擊野外違法用火行為。嚴格野外用火審批,按照“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督促用火單位落實防控措施。縣鄉兩級專業隊伍攜裝巡護,有火撲火,無火預防。護林(草)員在防火網格責任區域內,不間斷開展防火巡護。三要廣泛宣傳教育。開展“敲門見人”入戶宣傳,每戶發放1張防火倡議書、簽訂1份防火責任書。開展“走街入巷”流動宣傳,每個鄉鎮至少出動1臺防火宣傳車,走街入巷進村流動宣傳。開展“鋪天蓋地”一線宣傳,每個村大喇叭每天不少于3次防火廣播,鄉村道路按每公里不低于4個的密度設置防火旗、標語、宣傳碑牌等。開展“全面立體”媒體宣傳,通過廣播、電視、微信、抖音等全媒體宣傳,每個縣至少播放1次電視訪談、曝光1個典型案例,每天播放1次防火提示。四要深化隱患排查。各地、各單位制定火災隱患排查整治方案,全覆蓋開展排查整治。各防火鄉鎮明確1名鄉鎮領導負責,組織開展轄區輸配電線路、光伏、風電等電力設施專項排查整治。深入開展“六清”活動,全面清理墳邊、林邊、礦邊、林地、路邊和隔離帶的可燃物。五要開展督導檢查。省林業和草原局派出局領導帶隊的6個督導組,省森防辦派出5個督導組,包市開展防火督導。各級開展包聯督導,采取市包縣、縣包鄉、鄉包村、林場包分場、保護區包管護區等方式,深入一線查防控力量在崗、防火宣傳、隱患整改、應急演練、值班值守、火情處置等情況。六要強化旅游景區防火。縣、鄉(鎮)政府與轄區涉林草旅游景區簽訂防火責任書,壓實景區防火主體責任。按照《河北省旅游景區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管理辦法(試行)》要求,落實防火組織體系、防火巡護、火源管控、防火宣傳、監測預警、隱患排查整改、防火設施建設、游客防火管理、火災應急處置等防控措施。
《預案》強調,要按照“就近調集力量、做到果斷處置、堅持安全第一、強化火案偵破”原則,做好火情早期處理。一是撲火力量全部待命。各縣、鄉鎮、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地等專業隊伍要全部上崗、補齊物資、靠前駐防、攜裝巡護。二是制定專項工作預案。根據實際,制定各級全國“兩會”和清明防滅火專項預案,組織開展防滅火實戰演練。三是強化火情早期快速處理。防火巡護發現火情,立即報告并積極采取處置措施。落實村級15分鐘響應、鄉級30分鐘救援、縣鄉村協調聯動要求,確保報告及時、處置高效、“打早打小”。發生較大火災,按照屬地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規定開展處置。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