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林業局出臺《擴大林業開放“四海”行動方案》,決定開展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海絲沿線經貿往來、海外國家合作交流、海納集成匯聚眾智“四海”行動,提高林業對外開放水平,促進福建林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海峽兩岸融合發展行動。引進涉林臺資企業,引進推廣創新臺灣花卉苗木新品種等“五新”技術,持續推進兩岸森林康養、花卉苗木等林業標準共通試點。加快推進永安閩臺農業融合發展(林竹)產業園等閩臺林業合作園區建設,積極推進閩臺林業(花卉)融合發展基地建設。繼續組織舉辦海峽兩岸(三明)林業博覽會、海峽兩岸(漳州)花卉博覽會等活動。
海絲沿線經貿往來行動。拓展海絲沿線國家市場,吸引華僑華人來閩投資林業,加強與東盟國家林業合作交流。鼓勵發展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與海絲沿線國家合作利用竹資源等發展綠色低碳經濟。鼓勵和引導林業出口企業積極應對反傾銷,引導利用好“絲路投資”支持政策,到海絲沿線國家投資興辦原料林基地和林產品加工基地。
海外國家合作交流行動。引導林業企業開展森林可持續經營認證,開展對外招商推介,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資。落實“以竹代塑”倡議,加強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國際合作,推動武夷山國家公園與國際知名國家公園建立合作交流機制,推進聯合國《森林文書》示范項目落實。加強在森林資源保護、生態修復等方面的國際合作。
海納集成匯聚眾智行動。支持鼓勵林業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等與國際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積極構建國際“朋友圈”,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積極作為,強化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等保護和建設,爭取參與候鳥遷徙保護等相關合作項目。支持福建農林大學辦好國際菌草產業研討會,推動菌草技術在更多國家落地生根;支持國際竹藤中心武夷研究基地、海峽花卉產業科技創新高地等建設,提升木竹、花卉等林產品競爭力。 (劉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