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城口縣通過實施國家儲備林項目,探索生態價值轉換新路徑,讓“一片林”實現了多重增值。
城口縣地處大巴山腹地,是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全縣森林面積359萬畝,森林覆蓋率72.8%,活立木蓄積量1800萬立方米,后兩項指標位列全市第一。
2019年,城口縣以8.34萬畝國有商品林地入股重慶林投公司,組建城口縣大巴山林業開發有限公司,緊緊圍繞中林集團“兩個目標”“四個定位”戰略布局,大規模推進儲備林建設,成為重慶市國家儲備林項目首個試點示范縣。
4年來,國儲林項目在城口縣已投入近1.29億元,營造珍貴樹種、鄉土樹種、彩葉林及大徑級用材林等優質高效多功能森林18.61萬畝,實現了森林資源面積、林木蓄積量和農民林業收入同步增加。
建立多方聯動機制
為實施好重慶市首個國儲林項目,城口縣委、縣政府與重慶林投公司謀定共建國儲林模式,組建國儲林建設領導小組,抽調人員成立專班,建立月調度、專題會制度,協調解決重大問題。
依托農村“三變”改革,建立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發揮政府、企業、村集體及村民多方聯動機制作用,形成政府搭臺、集體動員、農民參與、企業實施的合力,推動項目精準落地。
城口縣政府主導編制了《城口縣國家儲備林項目總體規劃》,印發了《城口縣集體林地經營權證登記管理暫行辦法》《城口縣國家儲備林項目集體林地經營權流轉方案》等制度性文件,同步統籌整合天然林保護、國土綠化提升、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等重大林業政策及項目支持國儲林建設。
重慶林投公司與城口縣財政局按照51∶49比例,注資成立國儲林項目公司,承擔項目林地收儲、施工建設和運營。
依靠村集體經濟組織,動員引導農民將林地入股村集體經濟組織,再流轉到重慶林投公司收取流轉費用,并組織農民參與國儲林項目經營管理,讓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
依法依規收儲林地
流轉林地經營權是城口縣國儲林建設的核心任務,既關乎千家萬戶利益,又涉及政策紅線、歷史遺留問題,必須慎之又慎。
大巴山公司負責人洪家國說,城口縣嚴格落實國儲林收儲12步流程,重點抓好4個環節,依法依規、穩妥推進林地收儲。
全面深入政策解讀。制發了《城口縣國家儲備林項目政策解讀》,進村入社廣泛宣傳,召開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爭取支持、減少阻力。
全面掌握林地現狀。開展勘探初測,廣泛了解擬收儲林地信息,盡量規避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天然林、國家公益林等政策紅線風險,對于有歷史遺留問題和群眾不愿意出讓的林地,絕不勉強收儲。
全面核實社別林界。由于歷史原因,城口縣多數農戶林權證邊界和地名與實際情況有較大出入。為此,城口縣采取村集體自主、縣林業部門提供技術支持的方式推進分戶工作。縣林業部門提供以社為單位的集體林地入股小班圖,村集體引導農民按照實際情況自行討論簽認明確林界。
采用三層級流轉方式。經公示及資料整理審核后,采用村民—村集體經濟組織—重慶林投公司三層級的流轉方式,即村民將林地、林木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依法授予村集體經濟組織,雙方簽訂授權委托協議后,再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和重慶林投公司簽訂流轉合同。
多種方式增加農民收入
46歲的楊友江是雙河鄉硝水壩村5組林農。2020年,他家流轉國儲林林地47.1畝,當年獲得收益1884元。他與妻子還參與了國儲林項目森林撫育工程務工,獲得勞務收入1.2萬余元。
像楊友江一樣,通過國儲林項目實現增收的農戶,城口縣有1萬余戶。
目前,大巴山公司按照每年每畝50元標準,已兌付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林地流轉費用6.8億余元,惠及全縣1.5萬余戶林農。
據測算,城口縣國儲林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增加項目區林農林地流轉費用2400萬元、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及管護費用600萬元,解決了集體經濟組織空殼問題。
與此同時,增加成材林木分成收益。按照協議約定,大巴山公司后期對流轉林地原有林木進行經營性采伐時,按照每立方米50元標準與村集體進行收益分成。根據年度林木加工計劃,每年新增農民林木采伐分成150萬元,實現林木加工產業產值3000萬元,解決就業崗位60個。
通過實施國儲林區中幼林撫育、改培、新造和林下產業等項目,每年可安排就業3000余人,增加農戶勞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
林下經濟點綠成金
城口縣有“大巴山生態藥谷”之稱,境內可供開發的中藥材達上千種。2021年,城口縣利用已收儲的國儲林地,引進龍頭企業在大興村先行試點,在林下建起天麻種植基地500畝,預計今年基地產值可超過1000萬元。
依托國儲林項目,城口縣通過以商招商、資源招商模式,多方引進林下種植企業,截至目前,累計投入資金5500余萬元,在國儲林區種植大黃、獨活700畝,天麻2100畝,淫羊藿1100畝,黃連400畝。
城口縣擁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等多張“國家級名片”。
為了做足“綠”文章,激發新動能,城口縣大力發展“國儲林+康養旅游”,統籌整合森林景觀、人文和林地資源,無償劃撥青云寨旅游景區林地產權3800畝,兌現土地出讓優惠政策。大巴山公司整合資金1800余萬元,取得8.23畝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打造城口縣森林康養示范基地,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變為金山銀山。(張輝 李紅霞)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