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自然資源局立足工作實際,強化責任擔當,加強引黃水系生態建設,持續強化三項措施,扎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
一是加快構建國土空間保護利用格局。加快推進《臨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編制工作,科學有序統籌布局生態、農業、城鎮等主體功能。加大縣域生態格局優化力度,依托馬頰河、徒駭河、德惠新河等引黃河流水系與重要溝渠,強化全縣線性生態網絡格局的塑造,構建紅壇寺森林自然公園作為山東省黃河故道生態防護廊道上的重要節點,加強構筑防風固沙生態功能保護區,牢固綠色生態屏障。為實現黃河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目標,協調與黃河流域上下游城市發展,健全流域生態安全、供水保障協作機制,形成整體協調發展格局。
二是提升沿黃重點生態保護區保護水平。堅持以國土綠化為重要載體,以京滬高速、濟南繞城高速二環線、國道省道綠化帶及引黃干渠、德惠新河、春風河、馬頰河、徒駭河、水庫等水系生態林帶建設為重點,進一步提高綠化標準,在嚴格落實耕地保護政策的前提下,建設綠樹掩映、林水相依、多彩美麗的景觀廊道。
三是加強法制宣傳保護黃河流域生態。嚴格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工作安排,加強對縣域內引黃水系的日常巡查,杜絕引黃水系挖田造景等違法違規問題,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六嚴禁”“八不準”要求,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
(來源:山東省自然資源廳)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