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長”,壓實各級林長第一責任人責任。全面建立市、縣、鄉、村四級林長組織責任體系,設市級林長10名、縣級林長109名、鄉級林長813名、村級林長2302名;全面落實村級“一長兩員”,擇優選用護林員1150名、監管員1144名,精細區劃責任區域,實行森林資源最小責任單元網格化管理。
著力“制”,構建林長制長效工作機制。全面建立《林長制運行規則》《林長巡林工作制度》《林長制信息制度》《林長制工作監督制度》《林長制工作考核辦法》5項配套制度,全面推行資源清單、問題清單、工作提示單和重大問題督辦函等“三單一函”工作制度,為林長制實體化運行提供保障。全面構建共同責任機制,市、縣設立林長制辦公室,明確25個責任部門(單位),合力推進各項工作落地落細。探索構建“林長+檢察長”機制,加強林業執法監督。
著力“治”,提升現代林業治理效能。一是明確年度任務。先后印發《全市林長制工作要點》《關于加快推進落實林長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安排部署年度工作;適時組織開展林長制綜合督導和專項督導,全市召開各級林長制工作會議304次。二是強化宣傳造勢。制發林長巡林工作手冊1500冊,并在8月極端高溫高火險形勢下,在全省率先發出雙林長令,提出9項森林防滅火具體要求;全市設立林長公示牌1140塊,舉辦專題講座和集中宣傳338場次,懸掛標語3438幅,發放宣傳資料86萬份。三是推進林長巡林。市、縣、鄉、村各級林長累計巡林10萬余次,解決責任區域內的重點難點問題2093個。
著力“林”,全面推進林業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林長制統攬、引領、督辦作用,推動全面完成林業目標任務。一是科學開展國土綠化。在國土空間規劃中明確造林綠化空間,完成營造林7萬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1萬畝,鞏固退耕還林成果34.54萬畝;全力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完成公園、庫區、街旁、綠地等提質綠化3313畝,通道、河道綠化203公里。二是強化資源保護。按國家、省部署推進完成林草濕、草原基況調查監測及國家森林督查任務,打擊毀林專項行動(2013—2020年)和2021年國家森林督查199起案件全部辦結、入庫,在全省率先實現“雙清零”,新增森林面積1.03萬畝,新增森林蓄積21萬立方米,持續實現“雙增長”。強化自然保護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查處案件17起;編印“資陽市常見野生鳥類圖鑒”1100份,向市民推送短信2萬余條,提升公眾學法用法護法意識。三是嚴格防控森林災害。狠抓“宣傳教育、風險普查、隱患整治、督導檢查”四個關鍵環節,實現森林火災“零”紀錄。深入推進松材線蟲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伐除瀕死松樹2.2萬余株;完成林業有害生物年度監測,實施蜀柏毒蛾飛機防治8.15萬畝,成災率僅0.29‰。四是推進林業產業發展。完成林業固定資產投資3.89億元,鞏固提升樂至國家林業科技示范園等3個園區,提質建設檸檬等特色經果林9萬畝;深入推進林銀合作,國家儲備林項目獲得貸款授信18.5億元,到位首批資金4.02億元。(田建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