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訪安徽省池州市市級總林長、市委書記方正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3-08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劉倩瑋  

      安徽省池州市森林資源豐富,全市林地面積55.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0.38%、活立木蓄積量3145萬立方米。近年來,池州市扎實推進林長制改革,堅持把健全責任體系作為關鍵步驟,把筑牢生態屏障作為核心任務,把統籌系統治理作為實踐方式,把深化改革創新作為有效動力,不斷將林長制改革優勢轉化為林業治理效能。

      記者:池州市林長制改革有哪些做法?

      方正:池州市堅持黨政同責、部門聯動,構建山有人護、事有人做、責有人擔的責任體系。

      立好組織架構。池州市全面搭建總林長-副總林長-林長-成員組織架構,全市共設立各級林長1793人、各級林長辦703個,實現四級林長全覆蓋。市級總林長帶頭實地督導,市林長辦月通報、季調度,跟蹤問效、壓茬推進。

      劃好責任片區。池州市以行政區域管理為主,建立責任區域明確、監管有力的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網格,累計劃定各級林長責任區2273個,覆蓋全市5個縣區(含九華山風景區)、56個鄉鎮街、636村(社區)以及六大類23個自然保護地,實現每個責任區的林長制改革任務落實有“長”領銜、有部門牽頭、有單位協同。

      搭好基礎平臺。池州市以各級林長責任區為落點,搭建“五個一”服務平臺。建立“一林一檔”1793份,組織編寫“一林一策”1793本(份),配備“一林一技”2043人,整合全市95支護林隊伍,落實“一林一員”3526名,結合社會治理“一村一警”包村聯系制度,整合森林公安和治安民警力量,落實“一林一警”1562人。

      記者:池州市林長制改革有哪些亮點?

      方正:池州市立足實際,鼓勵基層創新,在林權改革、林產發展、智慧護林等方面形成經驗、作出示范。

      試點探路林業“三權分置”。2017年,池州市以東至縣為試點區,開展林業“三權分置”改革,出臺林地經營權流轉證制度以及林權流轉審查、備案、登記等配套制度,核發林地經營權流轉證,提高工商資本進入林業生產領域的積極性。目前,全縣共核發林地經營權流轉證522宗,登記流轉林地面積2.2萬畝。林農畝均年流轉收入185元,為改革前的12倍。

      多元發展促進林產增效。池州市積極打造“1+N”林業產業發展格局。推進全域森林旅游業發展。2020年,全市森林旅游從業人員超10萬人,接待游客超2302萬人次、收入144.83億元。石臺縣、九華山等皖南腹地富林地區發展“林業+康養”產業,重點打造九華山森林特色小鎮,建設石臺西黃山富硒農旅度假區森林康養基地。貴池區、東至縣、青陽縣等丘陵地帶發展特色林下種植,打造焦棗、黃精、牡丹、茶葉、葛根等林業產業示范基地。

      科技助力愛林護林。池州市運用新型測繪技術,對全市5105株古樹名木和275萬畝生態公益林進行GPS定位,逐株生成唯一的電子身份信息,并開發“我愛我樹”APP,開展古樹名木線上認養和“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活動。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